《文汇报》社论:民主党日前突然发起所谓众筹,声称向公众筹集200万元,以“调查”前行政长官梁振英的UGL事件。梁振英委托律师向林卓廷等人发出律师信,促请有关人士立刻停止相关指控,并保留一切日后采取法律行动的权利。所谓UGL事件发生至今3年多,反对派拿不出任何经得起法律和事实考验的证据,却不断炒作事件,目的只为狙击、抹黑梁振英,从而打击政府管治威信,破坏本港目前专注发展、转趋和谐的良好局面。
UGL事件发展至今,反对派绞尽脑汁、一直循多个渠道炒作,包括在立法会拉杂成军,成立专责委员会追查,可惜费尽心机,因为毫无证据而没有寸进。与此同时,梁振英本人与事件主角UGL,过去3年多时间不厌其烦地澄清、回应社会的关注。UGL已说明从来没有要求梁振英为他们提供任何服务。有人曾向英国和澳洲的执法机关举报,又去信香港及英国当局查询,但外国的执法机关,以及戴德梁行董事局、戴德梁行核数师,相关银行,事件涉及的大小股东等,都没有就UGL与梁振英签的离职协议接触过梁振英,更遑论调查或起诉他。
更值得注意的是,戴德梁行的主要债权人苏格兰皇家银行等,以至本港行政会议秘书处,均对立法会调查UGL事件的专责委员会作供邀请没有回应。如果梁振英真的干犯了反对派所指的严重罪行,为何外国和本港的政经机构都不站出来指证他,难道这些机构都一起包庇梁振英吗?答案很清楚,显然是反对派的指控站不住脚,完全没有法律和事实依据支持,只是针对梁振英的政治炒作,稍有法律常识的人或机构,自然不会随反对派的指挥棒转。
但即使拿不出任何真凭实据,也没有任何监管、执法机构展开调查,反对派对UGL事件仍死咬不放,以捕风捉影“想当然”的指控抹黑梁振英。这是因为通过立会调查UGL事件,已令广大市民反感,也激不起太多社会回响,委员会很大机会“烂尾”,反对派担心难以向支持者交差,更少了一个抢占道德高地、捞取政治利益的话题,唯有再辟战场,发动所谓众筹调查事件,不惜罔顾事实,再炒热UGL事件,以便继续误导公众,博取长期关注。
新一届特区政府上任以来,聚焦发展经济,致力改善民生,努力改善行政立法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政府管治权威增强,施政事半功倍,对市民和香港都是好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反对派对UGL事件死缠烂打,企图掀起新一波政争风浪,肯定与主流民意背道而驰。求和谐谋发展已成为本港社会共识和主流民意,上月结束的立法会补选,反对派如意算盘落空,很大原因就在于只搞政争、不事民生。如果反对派不吸取教训,还拿UGL事件借题发挥,欲令政争复炽,以求浑水摸鱼,必然受到广大市民的抵制和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