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立法会首次补选已落下帷幕,补选的4个议席中建制派不但取得两席,更在回归后首次于补选中在地方选区获胜。从本次的选举情况来看,建制派与反对派的得票率正逐步接近,反对派的先天优势正逐步丧失。展望未来两年,除非有意想不到的严重事态出现,香港的政治形势料逐步趋向平稳。
转化为“忠诚反对派”可求得发展
当前“半忠诚反对派”属于反对派主流,如果他们被转化为“忠诚反对派”,那些挑战中共的执政地位、质疑基本法、否定基本法等内容就不能再提了,所以他们慢慢地在最低限度上展示出一种对宪法和基本法的忠诚。照此发展,建制派未来面对的对手将不再是打着“本土自决”、“公民自决”,或者“港独”的人,而会是“忠诚反对派”。这样的发展对建制派而言有利有弊,利在于“忠诚反对派”肯定不能得到全部反对派的支持。因为年轻人较倾向做“非忠诚反对派”或“半忠诚反对派”,除非反对派团结一致,否则必定流失一部分年轻反对派的选票;弊在于香港人越来越不喜欢激进言行,所以“港独”和所有分离主义的政治空间越来越小。而立法会中“忠诚反对派”的政治立场肯定比较温和,容易被一般香港市民所接受,那么他们的务实化便能赢取一部分中间选民的选票,建立“忠诚反对派”在反对派中的领导地位。
反对派一直纠缠在政治议题上,近几十年来也陆续失去部分人士的支持,若果他们愿意由“半忠诚反对派”转为“忠诚反对派”,而又主打务实性问题,利用香港积存已久的深层次矛盾来推动改革,那么一般相对保守的建制派未必能在选举中胜过“忠诚反对派”。香港现存的社会矛盾很严重,如贫富悬殊、房屋问题、青年人发展问题、经济产业转型乏力问题等,如果“忠诚反对派”以改革力量姿态出现,但不触及到对中央、对基本法和宪法的挑战,那他们将会是建制派更难对付的对手。
反对派中只有“忠诚反对派”才能留在立法会,所以一般而言他们都是比较温和的反对派议员。另外,很多政治议题现在已不能再拿来炒作了,不然就会违反宪法或基本法。甚者,他们要争取主流选民的选票,所以不能只关注政治议题。甚至为了不被剥夺参选资格,他们不能再跟过去一样对激进言行表示认同。当反对派不再纠缠政治问题,多处理实际的社会问题,当建制派与反对派比拚的是政策建议的质素,提出能争取各方面支持的政策主张,对香港而言绝对有好处。
香港目前十分需要社会经济民生等问题的改革,若无法有效解决这些深层次问题,香港便难有社会稳定。然而在应对这些事情上会遇上不少阻力,某些甚至是来自建制派中的既得利益者,使得特区政府即使想进行改革也是阻力重重。过去这些年来,虽然特区政府和反对派之间常有摩擦,但在很多社会经济民生的问题上仍需要与温和反对派合作。事实上,反对派在不少社会事务上都与特区政府同一立场,分歧就在于政治立场不同。
务实履职 利己利港
未来如果中央和特区政府想要缔造一个和谐社会,那么走向务实的“忠诚反对派”必定能够发挥作用。如此下来,特区政府和建制派中不同势力之间的关系会出现变化。特区政府不一定要争取建制派所有人的支持才能有效施政,到时候只需要部分建制派支持,配合“忠诚反对派”,也能组成一股较大的改革势力。如果推动更多改革能纾缓香港社会矛盾,为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营造社会稳定,相信中央也是乐见其成的。
所以要理解现在和将来,不能只看选举涉及的因素。到底过去几年的种种发展,对香港将来的政治生态会否有良性的影响?“非忠诚反对派”的势力会不会越来越大?大部分港人近年来厌恶争斗,走向务实,开始将发展和民生的问题放在较重要的位置上。只要国家支持得力,令两地经济合作的好处能惠及更多人,加上国家的影响力和国际地位不断上升,而西方国家对香港越来越不客气的情况下,那么香港人就会觉得国家才是强大的后盾,从而对中央和国家的态度会有所改善。
2020年料无重大政治议题威胁选举
此前一共6名反对派议员因为宣誓违法被剥夺议员资格,本次补选仅是其中4席,余下的两席仍将进行一次补选。展望下次补选,建制派与反对派之间的距离应该会进一步收窄,议题也会更集中在实务性问题上。或许有人会提出“政改”等政治议题,但不会是主打议题。展望未来两年,香港政治气氛应该会趋于平稳,料不会有重大的政治议题影响2020年的立法会换届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