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双创港青走访新旧北川 携幸存者手作羌绣回港

2018-05-12 23:40:19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点击进入下一页
2017年10月拍摄的绵阳市北川新县城。 廖世龙 摄

中新社成都5月12日电 题:双创港青走访新旧北川 携幸存者手作羌绣回港

中新社记者 曾平

“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之际,来自香港的约20名创新创业青年走访参观了新旧北川县城以及香港特区政府援建的残疾人康复中心。多名港青在该康复中心购买了于地震中失去左臂右腿、大学毕业后回北川发扬羌绣的浦虹学手工创意纪念品。有香港青年表示,将带此纪念品回港并赠送给朋友,同时向他们推介这份别具意义的礼物。

当天行程的首站是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以及“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前者保留了部分建筑物在震后的原貌,后者的主体建筑名为“裂缝”,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地震主题纪念馆。

率领紫荆谷双创港青访川的香港中国商会常务副会长陈亨利表示,参访北川老城时心情很沉重,后来到纪念馆了解到救援和重建,感受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曾在香港大学就读本科的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研究生邵英玮表示,以前看到有天灾发生时,自己是会有基本的同理心,但当天亲自在北川旧城向遇难者献花时感伤至落泪。“感受到自己好像有失去了一点东西,然后觉得更愿意去主动关注,甚至提供自己的贡献。”他说。

觅码科技创办人陈润新表示,过去通过新闻关注汶川地震没有很深的感受,亲自参观后增进了对灾区的了解,知道楼房坍塌后的样子以及之后的救援情况,纪念馆亦展示了一些数据和遗物。他认为十周年是一个很好的反思机遇,总结救灾经验并学会珍惜身边人。

Synet创始人兼行政总裁禤竣谦表示,参观北川老城时有很强的带入感,甚至会想象自己当时若在场会是什么情景。“每一个当地的居民我都是很尊重他们,很敬佩,他们这么不容易。”他说。

参访团在当地羌寨用餐后前往参访香港援建的残疾人康复中心以及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多名随团青年在康复中心购买了浦虹学的手工羌绣纪念品,包括以羌绣图案为书皮缝制的笔记本等。禤竣谦买了三种不同颜色的纪念笔记本,并决定将它们送给朋友,同时在他们问及笔记本来历时讲述这个北川故事。他认为浦虹学做的这件事情很有意义,她本身是少数民族,又有在地震幸存后继续鼓励同路人传承羌绣的背景,因而决定支持。

在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邵英玮利用手机拍摄了逾十张照片和三个视频记录馆中藏品。他表示,在香港以及其他城市的博物馆很少见到羌族介绍,看见他们的舞蹈、服饰以及历史后,对羌族的文化很好奇。虽然网络上有各种资料了解少数民族,但现场看着穿民族服装的讲解员还是会感受一新。

邵英玮说,曾经到过四川旅游,但对这里的印象也仅仅停留在吃辣以及熊猫上,这几天的行程有机会对四川文化及发展有更深认识,已经对四川有所改观。他亦曾随团到访过哈尔滨、西安、贵阳等地,觉得每次亲自去到内地的一个城市,都会有更直接的角度亲身观察体验,这样的了解是他决定去北京读研究生的因素之一,而过去从未想过离开香港发展的他,也开始思考未来到内地城市发展的可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