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梁天琦"暴动罪"证据确凿 法庭秉公处理何关政治

2018-05-26 23:07:36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图:“旺暴”严重破坏社会治安,但乱港派意图以政治理由逃避法律问责。图为暴徒纵火破坏的场面 资料图片

陪审团早前一致裁定梁天琦一项暴动罪名成立,法官周三开庭听取被告求情,惟梁天琦的辩护律师竟在庭上声称,梁天琦一案虽属暴动,但“暴动就系政治,暴动法例都系政治!”法官闻言即时反驳道:“法庭在审讯时,不考虑政治,只处理涉及暴动罪名的刑事罪行法律原则。”

这段对话,真是可圈可点。其一,说明了有人真是不知好歹,竟然当着主审法官说出很敏感、不中听的言词,这简直就是在“offence”(冒犯)法官,暗指法官审理的暴动案其实是一场政治审讯,为了加强其指控(政治案件)。梁天琦代表律师声称说:“暴动法例都系政治!”这也老实不客气了,法官依据刑事条例审理一宗严重的暴动案,竟然被指为一宗政治审讯。说得不客气一点,这有当面羞辱法官之嫌,也难怪法官要立即纠正对方说:“法庭在审讯时不考虑政治。”换言之,她提醒辩方律师,这案件涉及的是暴动罪名,法庭是用刑事罪行法律原则审讯,不是政治审讯,被告是触犯刑事罪行,不是政治罪。

法治精神遭严重歪曲

其二,这段对话也说明了法官头脑很清醒、很专业,她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反而是辩护律师头脑在发烧,他明明要代其当事人向法官求情,不单未有提出情理兼备的求情理据,反指检方出于政治动机提出检控,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指旺角暴乱案是所谓的“政治审讯”。

如果主审法官不即时指正,留下一个正式纪录,一旦给这名辩护律师把其错误的感受(政治审讯)四处宣扬,说得多了,他自己也相信要不是梁天琦的政治立场问题,便不会有这个遭遇。这种说法不但无助于为梁求情,更无助年轻一代尊法守法,甚至效法梁天琦等人做出违法行为。

更不好的是,该名律师竟把一宗纯粹是刑事案说成是政治案,为外国势力干预香港内部事务打开缺口。过去二十年多来,外国势力不断找尽藉口要来干预香港内部事务,辩方律师的说词,无疑令外国势力有机会藉声援之名,做干预之事;将犯法暴动行为“正义化”,把罪犯当成是“为正义牺牲”、烈士,更会助长“乱港派”今后发动更多类似旺角暴乱的暴力违法事件。

作为一个律师,他既然拿出政治作幌子,理应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把刑事案说成是政治案,那是一个天大的指控。众所周知,中央政府为贯彻实践“一国两制”,令港人可在原有制度下如常生活,不感受任何政治压力,因而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亦因为中央尊重香港,故在基本法第23条立法问题上,一直没有要求特区政府尽快重启立法工作。

当年长达79天的非法“佔中”时,尽管有人佔领闹市街道,但政府始终未有强行清场,只是待市民向法庭申请禁制令后,警方才协助法庭执达吏执法。这个歷史纪录,可说是举世罕见或未见,为的正是不想把事件被政治化。

“轻判”只会助长歪风

明知反对派刻意製造政治事件,政府则耐心将其非政治化。像旺角暴乱,多达九十多名警员被暴徒以砖块等武器袭击受伤,最后将涉暴者拘捕到案,审讯时还用陪审团等纯司法程序处理案件,为什么用“陪审团”?正是要普通市民以平常心去判断这案,甚至在陪审团退庭商议前,法官还多次提醒陪审团毋须考虑被告的政治立场,也要陪审团各人放空自己的政治立场。结果陪审团退庭商议逾23小时才能得出裁决,可见法官与陪审团小心行事,为的正是要排除任何政治因素介入这案件。想不到的是法庭如此排除政治判案的因素,到头来竟还被主辩方指这是政治迫害。

再说到向法官求情从轻发落的问题,辩方律师所持的论点是:大好青年把青春岁月关在牢里,太可惜云云。这个论点如果说得过去,即所有年轻人犯罪都可以从轻发落、网开一面了,这岂不是将法治不当成一回事吗?法治的作用是坚持罚则,用监禁叫犯者付出沉重代价,以阻其重犯,同时也阻吓效尤。更重要的是维护公众安全,维持社会秩序。而旺角暴乱涉及的多宗案件之所以用暴动罪起诉,说明事件不但威胁公共安全、破坏公共财物、大批警员受伤,暴乱更会影响外国对香港的印象,甚至降低评级,拖累投资环境,香港需要花费长时间才可回復安定繁荣。

倘若法官基于被告年轻而从轻发落,他会心存感激改过自新吗?这点谁能保证?更何况,被告听到裁决后还扬言出狱后也不会放弃继续斗争,可见一旦从轻发落不会消除动乱。刑事罚则的基本理论是:以罚止乱。旺角暴乱事件是二十年来的首宗暴动案,自“佔中”后,不少行事冲动又没有太多家庭负担的青年,试图透过所谓的“社会运动”挑战国家主权,考虑到旺角暴乱案件的社会与政治特徵,辩方律师的求情理据实可在毋须考虑!

来源:香港大公报  作者:郑赤琰  原香港中文大学政治系主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