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唯铭(左)及黄智聪昨在涉事月台层举行简报会,反驳《苹果》。香港文汇报记者梁祖彝 摄
星岛环球网消息:香港《文汇报》报道,《苹果日报》实时新闻昨日刊登一篇有关沙中线红磡站扩建工程质量有问题的报道,声称港铁红磡站扩建地盘怀疑有钢筋接驳位造假,“最严重可致全层倒塌。”港铁公司昨发表声明,指3年前虽曾发生承建商施工工序不符标准的情况,但已立即纠正,工程才继续,有关工序已完成多时,车站亦正进行试车,事件对车站结构、安全程度、工程费用及通车日期均无影响。港铁并批评《苹果》无视他们已就事实提供之资料,以误导的标题及内容,引起公众恐慌,又对此深表遗憾。
《苹果》网页昨日报道,正在扩建中的红磡站新建月台两幅主要墙身,有近20%约5,000个螺丝头出现破损或移位,无法与支撑月台层的钢筋接驳扭紧。报道又指承建商怀疑未有更换问题部件,更安排工人将钢筋剪短,“伪装”成功接驳。
立即发声明以正视听
港铁随即发出声明,批评《苹果》的报道无视该公司已就事实提供的资料,未向读者传达有关讯息,更以误导的标题及内容,引起公众恐慌,该公司深表遗憾,并提供资料以正视听。
涉事工程属沙中线红磡站扩建及列车停放处建造工程,须在现有红磡站车站大堂地底,兴建两层新月台,上层为屯马线,下层为现有东铁线延伸至金钟及会展。港铁工程总监黄唯铭与沙中线土木工程(东西线)及工程管理办公室总经理黄智聪其后在涉事月台层举行简报会,解释事件,并带记者到现场了解。
巡查发现未达标 完成修正
黄唯铭表示,港铁及承建商工程人员于2015年12月的巡查中,发现站内新建月台连续墙与分隔月台上下层的结构层间之扎铁工序与施工质量,未能完全符合施工规格和要求,随即与承建商及分判商跟进,严厉要求分判商修正(见表)。
黄智聪承认,当时是发现月台层钢筋有被剪短情况,已实时要求承建商修正,将有问题的部分取出,确保接驳位有足够深度,才注入混凝土。
黄唯铭强调,修正工作完成后,港铁及承建商再作检查,确定施工质量符合标准,方继续展开下一步浇注混凝土之工序,再安装各项铁路设施包括路轨、幕门及路轨旁机电设备等,并已于上月起进行列车测试,至今进展顺利。今次是在严谨监管及巡查机制下主动发现问题,可见机制充分发挥效用。
黄唯铭表示,工程期间,港铁及承建商工程团队已分别在工地进行监督及巡查,涵盖工程进度、物料、工序及质量监控等。今次事件对车站整体结构、安全程度、工程费用及沙中线通车时间表均完全没有影响。屯马线维持明年中通车的目标,而东铁线红磡至金钟段的目标通车日期则在2021年。
不损工程质量毋须通报
被问及为何未有向政府通报事件,黄智聪解释,地盘每日均会发生此类状况,需要作出修正,今次事件不影响整项工程质量,难以每一个步骤都向政府通报。至于钢筋被剪短是否有人蓄意隐瞒及会否追究责任,他就指这是大判和分判商的问题,留待他们回应。
无视澄清 堆砌渗水误导读者
就《苹果》同时报称沙中线地盘渗水,黄唯铭解释,地底工地墙身受地下水水压影响,经混凝土墙身的细微裂痕而出现水渍或轻微渗漏,并非不寻常,最重要是进行适当止水措施如灌浆等,将渗水情况减到最低。
港铁在声明中强调,他们在回覆《苹果》查询时已澄清,有关工地范围的墙身并没有渗水,只出现潮湿痕迹,报道却堆砌大量渗水效果,批评这是意图误导读者。
红磡站扩建工程事件簿
2015年12月 港铁在巡查中主动发现红磡站新建月台连续墙与分隔月台上下层的结构层之间之扎铁工序与施工质量,未能完全符合施工规格
2015年12月 港铁向承建商及分判商跟进,严厉要求分判商修正,并一直持续监督,确保工程达至标准,方可继续进行浇注混凝土工序
2015年12月后 经工程人员监察及处理,顺利按计划及要求完成工序,并陆续安装路轨、幕门及路轨旁机电设施等
2018年4月起 在站内进行列车测试,至今进展顺利
2018年5月30日 《苹果》于网页报道红磡站地盘钢筋接驳位怀疑造假。港铁发声明指《苹果》以误导标题及内容引起公众恐慌,深表遗憾,并召开记者会解释事件原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