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前警署警长张先生因赌博失去事业和家庭,幸终于戒赌,呼吁成瘾赌徒悬崖勒马
星岛环球网消息:大公网报道,“多啦A梦”的时光机,虽是卡通片虚构设备,仍有人盼望乘坐,挽回失去的一切。原本家庭和事业得意的警界精英,因打击非法赌博,反而沉沦赌海,弄致欠债累累、黯然离职、宣布破产、妻离子散,惟仍执迷不悟,希望一注回本,直至去年一场赌局争拗,终惊觉“十赌九骗”,无奈恨错难返:“活了60年,终于觉醒,可惜已没有回头路……”赌博害人!这位前警队精英输尽身家前途,只是香港众多同类故事中的一个。四年一度的世界杯下周开锣,赌波风潮势必再临,今天一读,对赌徒起警示作用。
61岁前警队“士沙”张先生在长洲长大,家有九兄弟姊妹,父亲收入微薄,一家生活贫困,他为帮补家计,11岁小学毕业就投身社会,先后任职钟表修理、印刷和珠宝镶嵌学徒。张待年满18岁即投考警员,又利用工馀时间在夜校进修,终于完成中五课程,加上工作卖力,入职约十年就晋升为警署警长,拼出一片光明。
故事在他调往油尖警区刑事侦查队后就180度改写。张忆述,当年频频参与打击非法赌博,竟渐渐对赌博产生兴趣。2000年开始,他常到澳门赌博,导致睡眠不足,生活糜烂:“日头返工捉贼,夜晚‘过大海’赌钱!”
欠债愈滚愈大 仍信一注回本
张曾试过连续15天在澳门赌场赢钱,“当时自问有天分,具冷静分析能力,相信赌博能发达”,但此后转走霉运,终输掉身家。为赢回本钱,他不惜透支套现10张信用卡,并向亲友和财务公司贷款,结果泥足深陷。
500万元的欠债,张无力偿还,更要黯然离开警队,又变卖物业和申请破产。妻子对烂赌丈夫彻底失望,带两儿移居美国,张几乎失去一切,但仍不愿戒赌,“仍然相信自己的赢钱方程式,终有一日本利归还!”
一次“出千”争拗 方知庄家必赢
宁要筹码,不吃米饭,张说是当刻写照。在找到“跟班”工作后,他又不时跟随老闆再去澳门赌场,“会拿大部分工资玩老虎机、百家乐”。此后,他又转做兼职地盘工和替更的士司机等,工馀依旧登上港澳喷射船,但同样“兴奋出发,落寞折返。”
人生觉醒的转捩点,花甲之年终出现。张感慨道,去年6月3日在澳门赌场投注电脑百家乐期间,怀疑庄家派发的扑克牌点数,与画面显示不同,质疑“出千”令其投注泡汤,于是与赌场人员理论,争取回投注款项后,他方惊觉“赌博没有公平,庄家才是赢家”,也深感昔日愚不可及,发誓从此不再踏足赌场。
赌博遗祸,张坦言困扰馀生,因为财务公司的债务,虽因破产期限届满一笔勾销,但仍要分期向亲友清还200多万元欠款。犹幸他与妻儿关系日渐改善,“虽然分开生活,儿子仍当我是爸爸,感恩。”
告别17年沉迷赌博的日子,正值世界杯开赛前夕,张今天只希望透过《大公报》的报道,劝喻赌徒悬崖勒马。他感慨地说:“如果时光可倒流,会珍惜与家人相处时间,陪妻子买菜煮饭,陪儿子行山游玩。可是,人生没有如果……”
“脱魔”重生辅导他人戒赌
图:香港戒赌中心副主任李先生以过来人身分帮助他人戒赌
“今天他决心戒赌,明日竟吞枪自杀……”人生无奈,十常八九。问题赌徒李先生成功戒赌后,以过来人身份帮助求助者,其间曾辅导一名海关关员,成功在望之际,没料对方寻死,挫败感觉萦绕不去,幸终能以平常心面对求助者,“助人就是快乐,尽力于心无愧。”
现年53岁的香港戒赌中心副主任李先生,自幼居于牛头角下邨,因受家人和朋辈薰陶,未成年已沉迷赌博。他忆述,约14岁开始打麻将和赌马,待中五毕业任职仓务员期间,不时与同事聚赌,“21点、三公、天九……无赌不欢!”
债台高筑 无力顾家 男人最痛
赌瘾日深,注码随之增加,可是输多赢少,李在35岁面临人生最大危机。他说,为求赢回损失,不但以信用卡透支,又向亲友和财务公司借贷,“2000年欠债高达160万,无力照顾妻子、四岁女儿和不足一岁儿子。男人最痛,莫过于此。”
濒临离婚、打算轻生之际,李经友人介绍前往戒赌中心,接受辅导和基督信仰,不久戒除赌瘾。现只馀下少部分欠债,须分期归还予亲友。
摆脱“赌魔”后,翌年李获聘在戒赌中心任职,以过来人身份帮助求助者,其中前年曾3度辅导因赌博欠债的姓陈海关关员,当时感觉进度理想,但同年3月1日,对方突在国泰航空货运站的海关更衣室,以佩枪自轰太阳穴身亡,“内心很难受,接受不了!”
戒赌辅导员常历挫败,部分人因此转行,李能坚持到今日,只因怀抱平常心。李奉劝仍受困扰的赌徒勿轻生,也希望拒绝戒赌者静思其座右铭:“不应高估个人能力,不要低估赌博魔力。”
厘清沉迷原因 针对性辅导戒瘾
图:路德会青亮中心辅导心理学家毛丽清表示,求助者多因赌博谬误和逃避现实沉迷赌博
赌徒成瘾,背后原来涉及赌博谬误、逃避现实或反社会人格问题,有辅导心理学家表示,须厘清沉迷赌博原因,再进行针对性辅导协助,强调戒赌有门,总有出路。
路德会青亮中心辅导心理学家毛丽清表示,至今辅导了约40宗个案,当中赌徒成瘾主要原因,是对赌博的谬误,以为“博一博,单车变摩托”,惟因贪胜不知输,终沦为身无分文的输家,例如三年前有一名中年男性露宿者登门借钱,对方称在20多年前命中六合彩头奖,自此经常踏足赌场,享受豪赌乐趣,最终赔了身家,惟仍不欲戒赌,借贷被拒后随即离去。
查明成瘾根源,厘清赌博迷思,构建正确观念,协助处理债务,重建生活希望,毛说是主要辅导赌徒手法,如过程中发现求助者有较严重的情绪问题,包括病态、抑郁、焦虑或有自杀倾向,会转介心理医生诊治。
家人代还债 反变鼓励再赌
家人的支持,对戒赌者十分重要,但赌徒往往因隐瞒债务,最终令亲人更感失望,家人无条件提供充足经济支援,也可能鼓励继续赌博。
东华三院平和坊个案资料显示,由2003年10月成立至去年底,6430宗问题赌徒个案当中,4562人有欠债,另有387申请破产,分别佔总数约71%和6%,可见债务问题严重。
该机构主任杨枬英表示,不少求助者为减家人担忧,往往虚报较低欠债总额,待亲人协助还债后,才发觉是“无底深潭”,倍感无助和失望,故呼吁求助者坦白,“与家人建立互信,才可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