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要如期在今年9月开通,“一地两检”法案就必须在7月立法会本年度会期完结前通过,时间紧迫。立法会主席梁君彦作出36小时辩论限制的决定,就是期待议员善用议会时间,务实理性完成辩论、表决。如无意外,立法会应该在本月14日完成审议并表决通过。
但反对派死心不息,继续漠视“一地两检”方案强而有力的法理依据和主流民意的清晰支持,始终以政治审查的态度对待“一地两检”。就在昨日的民调公布后,反对派依然狡辩说,不应只着眼民意,要睇到大律师公会曾发表声明质疑“一地两检”方案违反基本法云云。
基本法白纸黑字写明,全国人大常委会拥有基本法的解释权。全国人大常委会就“一地两检”安排作出的决定,已令“一地两检”拥有最坚实的法律基础,是一锤定音、毋庸置疑。哪怕是议员提出的修正案,都必须符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安排。本港大律师公会并非司法机构,更没有基本法解释权,其意见仅能代表部分大律师的看法,并不能影响“一地两检”安排的合法性。任何人想对“一地两检”进行法律挑战,都将是徒劳的。反对派在某些时候说要以民意为依归,在某些时候又说不应只着眼民意,只能说明他们双重标准,为反而反。
就着“一地两检”条例草案,法案委员会已用17次会议共45小时进行审议,加上举办过两次公听会,已有足够时间让议员和社会各界讨论法案内容。只要反对派在余下的议程中,实事求是、不搞拉布、不点人数、不搞中止待续等小动作,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辩论表决,为今年9月实现高铁通车提供充足的准备时间。
高铁是一个交通基础建设,主要目的是方便巿民出行,而“一地两检”是确保高铁香港段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不同团体进行的多次民调都显示,主流民意支持落实“一地两检”,普遍希望立法会理性讨论,让“一地两检”安排的细节尽善尽美,让市民可以享受高效便捷的通关和交通服务。
反对派一再将“一地两检”政治化,以拉布拖延对待审议,明显违背主流民意,背离议员理性议政的职责,愧对市民的期望和托付。希望反对派看清民心所向,放下政治审查的态度,以香港整体利益为依归;同时建制派更要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在立法的最后直路坚守岗位,为高铁如期通车保驾护航。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