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后,有许多老年人选择在退休后到内地定居。特区政府尊重这些老年人的决定,推出了多项“可携”的措施,为选择到内地养老的香港老年人提供协助。
早在1997年,特区政府社会福利署就推出了“综援长者自愿回广东省养老计划”,让领取综合社会保障援助的香港老年人,可以选择到广东省定居,并继续领取综援金。
2005年,香港把计划的适用范围扩展至福建省,并把计划易名为“综援长者广东及福建省养老计划”。计划实施后,单身香港老年人根据身体状况,每月可获发3700至6100港元。截至2018年4月底,计划的受助长者超过1300名,其中1200名定居于广东省。
2013年10月,香港再推出“广东计划”,让选择到广东省定居合资格的香港老年人,无须每年返港便可领取高龄津贴,金额为每月1345港元。截至2018年4月底,约有17000名香港老年人受惠于“广东计划”。同月,香港又推出“福建计划”,让选择移居福建省合资格的香港老年人同样可领取高龄津贴。在计划推出首月,已约有600人受惠。
香港在2016年还推出“广东院舍住宿照顾服务试验计划”,向两间位于深圳盐田和肇庆、并由香港非政府机构营运的安老院舍购买宿位,让正在轮候香港资助护理安老宿位的香港老年人自愿选择入住。参与试验计划的香港老年人可获全数住宿费用资助,特区政府要求两间参与试验计划的院舍必须提供医疗支援服务,包括必须提供指定次数免费接载院友往返香港接受诊治的交通安排。截至2018年4月底,共有约180名长者参加试验计划。
2015年10月,香港特区政府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推出试点计划,让合资格香港老年人使用“长者医疗券”支付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指定门诊的费用。自试点计划推出至今年4月底,约有2 500名合资格的香港老年人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使用医疗券,涉及医疗券金额约为483万港元。在2018至19年度《财政预算案》中,特区政府宣布把医疗券的累积上限由4000港元调高至5000港元,并向每位合资格香港老年人提供属一次性质的额外1000港元医疗券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