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收外国势力资金 郑宇硕必须交代
2018-07-24 20:36:1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外国势力如何资助香港反对派、反对派又是如何收取“金援”?长期以来,这些一直都是谜团,当事人固然不可能主动交代,外间也很难获得直接有力的证据。但是,真相最终还是从内部泄露了出来。
昨日《大公报》刊出报道,引述民主动力郑宇硕前助理张达明的爆料,公开民主动力与NDI之间在“占中”之前的电邮来往,让香港市民看到了一张清晰的“政治资助”路线图。此事亦再次证明了,“占中”背后美国势力操纵的客观事实,同时也揭露出,外国政治势力从来没有停止过对香港反对派势力的扶植。
眼下反对派正在进行立法会九龙西补选的“内部筛选”,而民阵又是负责“筛选”的关键,那么,美国NDI、民主阵线、反对派协调,三者的关系不已呼之欲出?那些还天真地以为“泛民”是真有“初选”的人要醒醒了,从第一天开始,“初选”就是骗人的,实际上早由美国人“内定”。
根据报道,郑宇硕前助理张达明提供的最新电邮纪录显示,郑宇硕2014年9月2日于“占中”爆发前夕,透过城大电邮地址发给NDI香港专案经理Kelvin,称“Power for Democracy has agreed to co-operate with NDI. Please ring me to discuss how to proceed from now.”(民主动力已同意与NDI合作,请致电给我讨论如何开展下一步。)Kelvin于三日后回覆郑宇硕,谓“I am going to draft the contract now. We can set the budget as roughly about HK$77,000.”(我正在草拟合约,我们可以把预算设定为约港币七万七千元。)Kelvin称,该笔款项用作有关2016年立法会选举的民调,以及举办公众论坛和专家研讨会。(参见《大公报》7月23日头版)
以上内容真是触目惊心,他揭开了政治黑幕,也揭开了“泛民”的真面目。这一爆料,至少说明了三个事实:
一、民主动力根本就是傀儡组织
民主动力这个组织,从2002年成立至今,一直扮演着一个所谓的“协调泛民内部”的角色,其牵头人还包括当时的大学学者郑宇硕。问题就在于,郑宇硕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协调泛民”?如果背后没有人给予政治上的支持,甚至是实质的运作经费,要一名大学学者做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很难令人信服。更重要一点是,一个新成立的组织,凭什么要“号令”所有的“泛民”政党?如果没有“过硬”的政治势力撑腰、如果没有强力的组织协调,又有谁会听命于他?
如果报料准确无误的话,那么,民主动力这个组织的真正背景已无法令人信任。有合理理由怀疑,民主动力与NDI的合作绝不仅限于上述电邮所涉及的时间与议题。到底民主动力何时收受NDI的资金、涉及多少政治与选举的议题、当中有无个人利益牵涉、具体帐目又是如何……所有这些,身为民主动力的核心,也是上述爆料电邮的一个主角,郑宇硕必须向公众作出详尽的交代。这绝非发一个声明,声称“没有收钱”那么儿戏,郑宇硕必须公开所有帐目,交代每一笔来历不明的资金。做不到这一点,民主动力与郑宇硕也就等同默认“钱”来得并不干净!
二、美国势力长期操控香港反对派
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是,为什么NDI要“资助”民主动力?那一笔七万多元的款项,目的何在?一个合理的质疑,如果不是想要达到影响香港政治走向的目的,NDI难道是嫌钱太多无处用才资助香港政治组织?数年前的斯诺登事件、维基解密事件,就已经曝光美国政府势力千方百计监听、影响香港的政治组织。而这次曝光的事件,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
实际上,早在三年前,就有市民报料传媒,附上他致美国国会研究服务部(CRS)主任Mary B. Mazanec和美国驻港总领事夏千福(Clifford A. Hart)的信件。这名叫Kevin Law的市民指出,自1995年起,NDI共投入逾3000万港元,操控本港反对派及渗透大专院校,资助多个所谓“研究”和“青年”专案,以学术研究和学术自由做掩饰,训练本港政团和年轻人积极介入政治,企图推动“颜色革命”。
当时传媒就指出,NDI一早已经为违法“占中”进行准备工作。早在2006年,NDI就与港大比较法与公法研究中心(CCPL)合作组织名为“香港政党的角色”的研讨会;2007年NDI将在香港的活动集中在“香港民主化承诺”系列报告、民意调查、青年公共参与、妇女政治参与等四大专案。2007年,NDI在港启动青年公共参与计划,致力于培养新兴政团,并负责训练参与者政治交际技巧等等,令人质疑这是否与在“占中”行动活跃的青年团体及示威者有关。若再加上此次内容,美国势力长期影响香港的政治组织,绝非天方夜谭。
三、“泛民”初选有明显“黑幕”
由此可以想到当前在香港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从冯检基早前被抛弃“Plan B”时,民主动力角色就已十分暧昧,公众就已质疑,到底是谁有如此大的本事,对一位政坛老将生命予取予夺?到底是“泛民”大佬的黑箱决定、还是美国人想扶植新人而作的决定?显然后者更令人愿意相信。而眼下九龙西立法会补选,“泛民”又在进行所谓的“初选协调”,民主动力又一次成为“协调”的关键。问题恰恰在于,这个民主动力资金来源成疑、背景成疑,有何证据证明郑宇硕是“秉公协调”、而不是“听命行事”?
美国NDI的“钱”、民主动力郑宇硕的“资金”、被泄露的“电邮纪录”、“泛民”初选的“黑箱”……,背后是一种怎样的关系链,其实已经呼之欲出了。还天真以为一切是“依民主程序”进行的反对派支持者,该醒醒了。冯检基那句“泛民不讲民主”的话,并非没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