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明日大屿"对低税制支撑作用值得重视

2018-10-21 06:18:1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有些人在讨论"明日大屿"财政支出时,不仅忽略了规划可带来巨额土地收入,更没有看到填海造地收益是低税制的重要支柱。"明日大屿"将为低税制发挥持续性支撑作用,对此,社会各界和特区政府应该重视。香港过去填海造地7,027公顷,不仅解决居住和发展所需土地,而且带来庞大卖地收益,为低税制提供有力支撑。"明日大屿"可提供1,700公顷土地,七成为公营房屋,三成私楼和商业用地可为库房带来超过万亿元的收入,是继续维持低税制的重要财政来源。有人说,如果当年能够坚持八万五建屋计划,房屋问题不会如此严重。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现在我们也该问:如果今天"明日大屿"不幸被拉倒,未来的房屋问题将会陷于怎样的困境?

"明日大屿"是一个超级大工程,在社会上引发广泛讨论甚至产生一些争议是正常的。通过理性务实的讨论,全面分析利弊得失,集思广益,有利于凝聚共识,更好地推动落实"明日大屿"规划。

填海为低税制提供财政支撑

"明日大屿"规模大,财政投入自然不小,香港能否负担的问题首先凸显出来,有人甚至批评政府"倒钱落海"、"烧晒储备"。这种说法至少是过于狭隘和片面。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明日大屿"历时十几年,整项填海工程分阶段进行,即使填海项目成本达数千亿元,也是分十多年支付,每年不过数百亿,现在本港每年的基建费已高达千亿元,完全有能力负担这个开支。

在这里,我想特别讲一讲香港的低税制与填海造地之间的特殊关系。香港奉行低税制,薪俸税标准税率只有15%,利得税税率最多为16.5%。看看西方发达国家的薪俸税税率:美国37%、英国45%、德国45%、日本55.95%;再看他们的利得税税率:美国27%、英国19%、德国30%、日本30.86%。相比之下,香港市民确实在享受低税制的优越。但是,特区政府的开支却相当庞大,钱从何来?卖地收入占了相当比重。

先看下面一组数字:特区政府2011至12年度的卖地收入为831亿元,占政府收入比重为19.2%。之后,政府每年的卖地收入都在600亿以上。2017至18年度的卖地收入高达1,636亿元,占政府收入比重更升至26.7%。至今为止,全港有7,027公顷土地为填海地,占已发展地区约26,500公顷的26%。这些填海得来的大量土地,不仅解决港人居住和经济发展所需,而且带来的庞大卖地收益,为香港多年来保持低税制提供了重要的财政支撑,功不可没。

再看"明日大屿"。据专家推算,东大屿人工岛面积1,700公顷,扣除交通基建配套及社区设施用地,估计有五成土地可用作建屋,预算建屋用地中,七成为公营房屋,三成是私楼和商业用地。按一公顷等于约10万平方呎计算,假设是相对较低的六倍地积比率,"明日大屿"所能提供的楼面面积就多达1.53亿平方呎。以非常保守的每平方呎6,000至8,000元计,已可为库房带来万亿元以上的收入。

大家想想,如果没有持续造地带来庞大收入,香港的低税制如何维持?

"明日大屿"承载港人安居梦

我支持"明日大屿",还因为"明日大屿"承载着港人的安居梦。

港人安居难,可谓"举世闻名"。美国顾问公司Demographia今年公布的《全球楼价负担能力报告》,香港连续8年登上全球最难负担楼价城市之首,全家人要不吃不用19.4年才足够置业。这样的"世界第一",不啻是港人悲歌。

我们看到的现实是,本港目前有21万个"劏房户",26万申请者正轮候公屋,平均轮候时间达到5.3年;近日新一期居屋认购者超标近60 倍;许多年轻人置业都是两代人甚至三代人共付首期。"明日大屿"可为香港提供 1,700 公顷土地,其中七成将用作发展公营房屋,让港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看到了安居的希望。

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在1997年度施政报告中曾经提出八万五建屋计划,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被迫放弃。有人说,如果当年能够坚持第一任特首董建华的"八万五"建屋计划,相信房屋问题已解决。当然,八万五是多还是少,可以讨论,但特区政府觅地建屋的努力应该支持。八万五的计划夭折与一些人的反对不无关系。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现在我们应该问一问:如果今天"明日大屿"不幸被拉倒,未来的房屋问题将会陷于怎样的困境?我们应该择善固执,坚持落实"明日大屿",在可见的将来解决房屋问题,让港人的安居梦得以实现。

还要看到的是,"明日大屿"将会为香港打造一个有34万个就业职位的新商业中心,为发展新兴产业、为香港未来的发展提供足够土地。这也是我支持"明日大屿"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以建设性态度推动落实"明日大屿"

香港是我们安身立命的家园。"明日大屿"是一个有远见、有承担、造福港人的愿景规划。为了港人的福祉,为了下一代的前途,我们应该以建设性的态度,讨论推动落实"明日大屿"计划,共同创造香港更加美好的明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