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泛民"反"明日大屿"的政治算计

2018-11-10 01:21:33 信息来源: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反对派在"妖魔化""明日大屿"时,出现两大自相矛盾:一是从曾经反"地产霸权",变成维护"地产霸权";二是从反征收农地,变成要求政府搁置填海征收农地。反对派为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公然"以今日的我打倒昨日的我",不仅没有从政人士的操守,而且是要把反"明日大屿",作为为补选造势和狙击政府施政的工具。

"为反而反"维护"地产霸权"

中原集团主席施永青早前在报章发表题为《谁最反对大规模填海》的文章,指出反对填海的活跃分子应该暗藏着两类人,包括拥有大量土地储备的地产商及反对派政客,当中绝大部分之前一直力主打倒"地产霸权"。

施永青的论点包括:1、发展商持有的土地价值会大幅下降;2、地产商的潜在利益有机会被蒸发5000亿元;3、地产商尽快把土地改作发展用途,不敢再长期囤积。

施永青一针见血指出:"为何之前一直力主打倒『地产霸权』的政客,今次竟绝大部分加入了反对填海阵营。他们可知道,他们的行为实质上在维护『地产霸权』的利益!"

"反地产霸权"是香港近年来反对派最滥用和最具误导性的口号之一,反对派常假借"反地产霸权"之名大搞暴民政治,冲击社会秩序,甚至祸延私人机构。"反地产霸权"口号源自《地产霸权》一书,但该书空疏和偏颇之处甚多,反对派却将此书捧为"讨伐"特区政府"官商勾结"的"理论根据",其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分化社会,制造社会矛盾,以便从中谋取政治私利。

"明日大屿"提出的建造人工岛计划,将带来26万至40万个住宅单位(当中三成用作私人住宅),以及400万方米的商业楼面,令香港中长期土地供应有稳定来源,有助遏抑"地产霸权",减少土地及楼房价格上升动力。

曾几何时,反对派声称"官商勾结"的"地产霸权",是虐杀香港公共生活、葬送香港前途的元凶,指控政府偏袒地产商、以利益收买地产商,以便彼此合谋,共同虐杀港人云云。但自"明日大屿"提出后,反对派对"明日大屿"全面发起攻击,大力"妖魔化"围攻、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反对派过去攻击政府"官商勾结"、偏袒"地产霸权",现在又反对有助遏抑"地产霸权"的"明日大屿",这不是赤裸裸的自相矛盾吗?

开发新界东北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城市规划,发展计划不但将提供60700个住宅单位,解决数以十万计市民的住屋问题,而且亦将提供838000平方米的商业、办公室、酒店、零售及服务业及研发用途。反对派反对开发新界东北计划,打着"保卫家园、捍卫本土文化"的幌子,反对政府征收农地。反对派诬蔑新界东北计划发展是"割地卖港"、"赤化香港"、"深圳后花园"云云,使计划发展举步维艰。反对派更于2014年在立法会财委会审议新界东北拨款会议期间,以暴力手段冲击立法会,阻碍新界东北拨款。但现在反对开发新界东北计划的人,却摇身一变成要求政府征收新界农地的人。

造岛成本效益毋庸置疑

根据政府2016年统计,全港总共有约3000公顷私人持有的废弃农地。2018年的施政报告提出"土地共享先导计划",让发展商申请改划持有农地用途及地积比,满足短中期公私营房屋需求。反对派承袭反对开发新界东北计划的伎俩,攻击"土地共享先导计划"是"官商勾结"。"本土派"朱凯迪声称"土地共享"不是地产商与市民共享利益,而是政府向囤积农地的地产商输送利益云云。

当初反对新界东北计划,以及攻击"土地共享先导计划"是"官商勾结"的反对派政客,在这次反对"明日大屿"计划中,从反对新界东北计划和反对开发农地,变成了要求搁置填海和要求征收新界农地。

"激进派"组成的"守护大屿联盟"和以朱凯迪为首的"土地正义大联盟",以所谓"守护大屿"为名,对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和特区政府大兴问罪之师。民主党尹兆坚及"土地正义联盟"朱凯迪先后在立法会动议搁置"明日大屿"议案,反对派政客声称,单靠棕地、闲置农地等,已可满足土地需求,而填海方案最贵、最大风险云云。

事实上,"明日大屿"填海是具成本效益的投资,这一点毋庸置疑。按发展局的初步估计,人工岛填海的成本每方呎为1300至1500元,总成本为5、6千亿。而政府最新收回新界棕地或农地每平方呎1350元,加上25%的损失补贴即近1700元,比填海的成本更高。

本港38位经济学者发表联署声明指出,"明日大屿愿景"明显是"上佳的选择",能为特区政府带来可观的财政收入。声明更指,如今坊间认为填海兴建人工岛是"倒钱落海"或"燃烧储备",完全忽视土地是香港最宝贵的资产,特区政府可通过卖地回收增辟土地的成本。

反对派反"明日大屿"的两大自相矛盾,公然"以今日的我打倒昨日的我",是要利用反"明日大屿"作为补选造势和狙击政府施政的工具。但反对派错估了形势,错判了民意。主流民意支持填海,中文大学香港亚太区研究所的调查发现,逾三分之二受访者认为香港需再次发展规模相当于沙田的大型新市镇;有46.8%市民赞成维港以外填海,净支持度达15.7%。反对派抹黑"明日大屿",并不代表大多数港人的心声。

来源:大公网 作者:杨莉珊

全国政协委员、九龙东区各界联会常务副会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