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广深港高铁香港段西九龙站内地口岸区亮点多

2018-11-15 22:18:55 信息来源: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开通“满月”,据港铁公司统计,已累计接载旅客逾198万人次、运行列车5800余班次。26公里长的隧道式高铁轨道上,时尚灵动的“动感号”列车、沉稳大气的“复兴号”动车组不懈穿梭疾驰,盛载无数欢声笑语。

近日,记者到西九龙站内地口岸区走访,其边检、海关、公安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高铁香港段开通以来,口岸区运行通畅、秩序井然,与香港有关方面合作愉快,“不少旅客都给予我们鼓励”。

“没得说!”短短时间里,香港市民程杉已数次乘搭高铁,谈及西九龙站内地口岸区,便直言:“真棒!”

尽心尽责 旅客体验升级

购票、安检、验票、出境……迈过粤港两地口岸的分界线,记者正式踏入西九龙站内地口岸区。偌大的入境厅内忙而有序,入境卡填写区、查询区分列两旁,不时有工作人员为旅客答疑解惑;十余条人工及自助查验通道同时开启,迅速分流着候检旅客;主动问好、扫描证件、核对身份……查验人员笑脸相迎、操作娴熟,旅客通关体验“再升级”。

在内地口岸区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负责人艾锋引导下,记者走进联勤指挥中心。房间内墙上一大一小两个高清屏幕,正实时统计和显示旅客通关数据,总体情况、分布结构、变化趋势一目了然。

“从柱状图看,除去9月底的‘尝鲜潮’、中秋小长假和‘十一’黄金周客流高峰,近期经西九龙站口岸出入境的旅客人数呈现‘稳中有升’的状态。”艾锋说,周末客流比平日多,而每周的总客流量又比前一周多,“是个可喜的小规律。”

作为内地唯一一个设在香港特区的口岸,西九龙站内地口岸区看上去与其他地方没有太大差别。“执法规范一样,服务标准更高。” 艾锋说,西九龙站的旅客结构很有特点,为了做好服务,他们下了番功夫。

在西九龙站设立内地口岸区,实施“一地两检”,为的是旅客出行更便利、两地交往更顺畅。效果好不好,旅客最有发言权。记者在西九龙站随机采访了几名旅客,有探亲的、旅游的、经商的,他们均认为这一安排顺应了两地人们的诉求。“除了通关更快、体验更好,与其他‘两地两检’的口岸没有不同。”香港市民陈女士说。

旅客有期待和赞许,内地口岸区的工作人员有干劲和动力。“我们必须自我加压,给自己提出更高要求。”西九龙站海关负责人洪崇高告诉记者,针对高铁实际运行情况,海关方面一个月来不断完善查验流程,推行“智慧旅检”改革,积极应用“人脸识别”等先进技术。他笑言,这里的“走私水客”也是“高端水客”,他们必须“道高一丈”,既不影响其他旅客,还得检查到位。

记者在海关查验区域看到,两条等待行李“过机”的旅客队伍快速向前推进,海关人员仔细观察着每一张扫描影像,熟练地甄别可能违规的物品。尽管当时人流不小,但绝大部分旅客都能快速过检。

联动联控 工作机制优化

“啥事都没有。”深圳铁路公安处西九龙站派出所所长徐焕灵说话爽朗、幽默,谈起一个月来内地口岸区的治安管理情况,脸上溢满了笑容。“治安案件,0宗;刑事案件,0宗;群体性事件,0宗。倒是帮人找回行李17宗,寻回走失人员3宗,协助提供医疗救助4宗。”

据徐焕灵介绍,派出所采取“联防联控”的安全保卫机制,实施“网格化管理”,每天在旅客聚集区域及列车到、离站前后的客流高峰时段内加强警力,重点盯防偷窃或违法事件,并与口岸内保安队伍联动,提前消化一些隐患问题。

内地口岸区内的联动机制守护着公共秩序,更能在旅客发生意外时,为他们的人身安全保驾护航。

9月30日,一名15岁香港旅客在内地口岸区内晕倒,情况危急。各派驻单位迅速启动对港应急联络机制,并同时对旅客进行初步救治。海关检疫人员首先排查旅客急病及传染病可能,随后医疗队确认旅客病情严重,需要返港就医。在联勤指挥中心的授权下,港方消防及救护人员第一时间赶到口岸,并经西九龙边检站“生命通道”入境,将病重旅客及时送达医院。

“我们的存在,就是要给旅客一种安全感。”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驻西九龙站医务室主任赖东波医生说,一个月来,医务室已累计向旅客提供70多次医疗救助,有的是处理外伤小手术,有的是提供医疗处理品。

为提高管理服务水平,让旅客更觉便利和温馨,内地口岸区工作人员用心也深,付出也多。赖东波医生说:“我们多‘折腾’自己几次,旅客就更舒服了。”

9月16日台风“山竹”袭港,列车停运。西九龙站内地口岸区视情调整执勤制度,驻守人员按要求坚守岗位,度过了长达48小时的“密封生活”。据口岸处处长江山介绍,由于西九龙站设施设备安装、调试及口岸工作需要,有些工作人员须留在“地底”值班并做好应急准备,三餐均为矿泉水和方便面,直至台风过境后才乘坐高铁返回。

“平时大家也是严格在规定范围内活动,但自口岸区启用,大家心情舒畅、干劲很足。能派到这里来,大家觉得很光荣。”江山说。

更好更顺 努力永不松懈

“这才刚刚开始,口岸区工作人员还有很多改进提高服务水平的想法。”谈起今后的工作,江山和他的同事们显得很有信心。

洪崇高说,比如出行提示方面还可以加强。“有些旅客喜欢踩着点通关登车,但若遇上禁携物品违规或征税申报等情况,就可能耽误行程。”他向记者展示放在口岸区内的“通关指南”小册子,表示会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肉类、新鲜蔬果和奶蛋制品等,都是不能携带入境的,我们要把这些规定广而告之,让旅客省些周折。”

“我们还将继续维护更新检查设备,通过技术整合利用和迭代升级,优化旅客通关体验。” 洪崇高表示,现有的行李CT机、低温红外探测仪、核辐射监测系统、微生物检测系统,已可实施非侵入式精准筛查,下一步让人和机器无间协作,过检体验能更好。

“旅客顺利通关也是我们最大的期望。”艾锋负责的边检站也有此意。他说,西九龙站每天都有100多例因证件及签注问题而被拒出境的旅客个案。

“各种情况都有。有些坐了七八个小时高铁从北京或上海来到香港,却在口岸出不去,我也替他们着急啊。”艾锋强调,出入境的唯一凭证是有效证件及签证,高铁车票不能替代,“防范这些问题,需要普及相关规定,也需要我们研究新的联动工作机制。”

据了解,口岸区边检部门正筹划推出全国首创的“E家行”通道,一家人Easy(容易)通关,以方便带儿童出行的家庭旅客。艾锋介绍说,“E家行”,简而言之就是“一条队伍、两种通道”,将供家长走的自助通道与供儿童走的人工通道并排设立,“一家人就不用分开了。”

针对需要被退运的旅客,内地口岸区边检站已提供人性化服务。他们设置了专用等候区,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回应旅客需求,让这些人在被依法“拒绝”中也体会到了关怀。

“查验流程完成后,旅客可在检票闸机外的候车区稍事休息,等待登车。”记者来到舒适、宽敞的候车大厅,整齐的皮质座椅可容纳550名旅客,挑高的楼层设计充分采纳自然光,让等待也成为享受。

“通关顺畅,全程几乎不用停步。” 家住九龙何文田的香港市民杨迪尧也是高铁常客了,周末时候,他经常携女友去深圳、广州度假,对于搭乘高铁的舒适、“一地两检”的高效已是深有感触,“真的是说走就走的旅行!”

链接:“一地两检”

“一地两检”是指在香港西九龙站同一个区域内设立香港口岸区和内地口岸区两个口岸区,由双方分别按照各自法律,对乘坐高铁往来内地和香港的人员及其随身物品和行李,进行出入境边防检查、海关监管、检验检疫等出入境监管查验。

在西九龙站实施“一地两检”符合“一国两制”方针,符合宪法和基本法,有利于促进香港与内地之间的人员往来和经贸活动,有利于深化香港与内地的互利合作,有利于香港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对于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记者 张庆波 陈 然)

《 人民日报 》( 2018年11月15日   19 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