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论事 | “韩流”袭港的重要启示
2019-03-25 21:06:41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高雄市长韩国瑜22日登陆香港,获得高规格接待。与特首林郑月娥和中联办主任王志民会晤,与香港商界人士交流,签下近7亿港元的农渔产品大单。两岸媒体、岛内蓝绿各阵营均予以高度关注。“韩流”短暂袭港威力不减,个中启示值得思考。从韩国瑜“首秀”的表现看,无疑是得体而机敏的。
面对记者拿他到港澳深圳厦门交流与蔡英文“出访”进行比较、2020“大选”等问题,韩国瑜一再强调此次是来“交朋友、做生意”,“经济之旅、情感交流之旅”。
韩国瑜坦率的语言风格和政治智慧在短暂访港行程中充分展示。面对有人质疑他与林郑吃饭,见王志民主任,是否有政治意涵,他明确提出,高雄未来只有朋友没有敌人,只有道路没有围墙,让高雄全力拚经济。
在此前接受《星岛日报》专访时韩国瑜说,从来都公开认同“九二共识”,希望此行将高雄的产品卖出去,号召更多香港朋友到高雄观光、投资、考察。对香港他也不吝赞美,推崇香港的金融、管理、政府行政效率,还有交通运输、双语教育、创意产业等。韩国瑜在大是大非上毫不含糊,但点到即止,不陷入政治话语的陷阱,强调拚经济,让百姓“有感”,这是他的聪明之处。
从两岸关系角度看,民进党当局上台以来,由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关系跌至冰点,对立对撞势头加剧。今年1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就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探索“一国两制”台湾方案,郑重呼吁两岸平等协商、共议统一。但是如此包容、善意的橄榄枝,却被民进党当局恶意曲解为“吞并”台湾的动员令,蔡英文多次发表谈话,对“一国两制”强硬拒绝,还高调提出反制纲要,在两岸交流上设置新的障碍。
在这种大背景下,认同“九二共识”、呼吁两岸加强经济合作的韩国瑜登陆,为冰冻的两岸关系带来一丝暖意和生机,代表了台湾民众希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流民意,同时也在传统偏绿的南台湾,打开了一个与大陆交流合作的缺口,其重要意义自不待言。
从岛内来看,去年底的“九合一”选举,民进党惨败,反映出台湾民心思变,希望拚经济过好日子。“民进党不倒,两岸关系不会好”“两岸关系不好,台湾经济民生不会好”已成为许多台湾老百姓的心声。“韩流”的兴起和延烧,正是受到这股主流民意的支撑。
韩国瑜用“货出得去,人进得来,高雄发大财”作为竞选口号,正中高雄民众的“痛点”。上任几个月来,他一直在践行他的竞选承诺,高雄发展势头焕然一新。韩国瑜在香港讲话形容高雄“就像吃了毒苹果的公主,经过白马王子亲吻,眼睛就亮了”。
这一鲜明对比让台湾民众真切体会到“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的通关密码,良好的两岸关系是保障台湾百姓福祉的前提。因此,主打经贸牌的韩国瑜此行,承载高雄乃至全台民众的期望。也是他进一步兑现承诺的举措。
从港台关系来看,香港是冷战对峙时期两岸秘密接触的前哨,也是“一国两制”率先实施的第一站,更是两岸关系的晴雨表。虽然韩国瑜一再强调此行不谈政治,但香港特区政府和中联办予以高规格接待,本身就是一个十分明确的信号。
对大陆而言,北京希望韩此行发挥示范效应,带动更多台湾县市在认同“九二共识”的前提下与大陆展开交流。对韩国瑜一行而言,“一国两制”的港澳实践,无疑将是他们认真考察的对象。在这个意义上说,香港在两岸关系中有着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完善“一国两制”实践,加大对台湾的宣介交流力度,是未来香港在推进国家统一大业中的着力点。
尽管民众拍手叫好,但民进党当局对韩国瑜此行是很不放心的。前几天,“行政院长”苏贞昌特别提醒“不要被中国大陆的政治框架给框住”。地方热,当局冷;民众支持,政府“扯腿”;宁可让百姓过穷日子,也要死抱“台独”意识形态不放,这就是当今台湾政坛的荒诞现实。不过,两岸猿声啼不住,如韩国瑜一般的两岸交流、情感交流的轻舟,必将驶过万重山。
作者:叶建明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岛各界联合会常务理事长
来源:大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