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大庆人过年玩“七十二变”

2016-02-01 14:41:38 信息来源:大庆网发布者:看龙江点击量:

 东北网2月1日讯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特别是智能网络的普及,春节的过法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上世纪“一个不落”看春晚

  “大年三十儿,一家人围坐在桌前,一边包饺子,一边看着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热热闹闹地就过年了。”1月29日,提到上世纪80年代的过年方式,很多受访者都说,除夕一家人看春晚是公认的过节方式。

  “上世纪80年代的春晚,不论演员阵容,还是灯光舞美,都远不如现在的华丽、壮观。”72岁的王柏祥老人说,“过去,文化娱乐方式少,大家知道的东西也少,除夕夜,一打开电视看到春节联欢晚会里的节目都那么新鲜,所以都特别爱看,用现在的话说,绝对是‘文化盛宴’,一大家子人都看得津津有味。”

  市民孙先生告诉记者,那时他和对象最喜欢看的就是赵忠祥和倪萍,觉得这两个主持人特别亲切。

  “那些年的春晚让大家了解了外面的世界,知道了费翔、张明敏等港台歌星、听到了许多从未听过的旋律,看的时候,生怕错过任何一个节目,即使是炉子上烧的水壶开了都没人愿去提,就连想上厕所都是忍了又忍,就怕错过精彩的节目。”市民李先生说。

  年夜饭开始挪到酒店吃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传统过年思想的转变,上世纪90年代后期,大庆市少量市民把传统的除夕家宴开始搬进酒楼里,现成的菜单取代了家庭主妇们忙年的热闹。

  “几十年来,一到过年,父母就为一家人的吃喝忙碌,为了让一家人吃好,他们从入冬开始就陆续采购年货,除夕那天母亲更是把鸡鸭鱼肉准备妥当,择菜、剁肉、和面、洗鱼……整整忙活一小天,只为晚上那桌丰盛的年夜饭,看着母亲那么辛劳,我们也不舍得……”家住奥林小区的王先生说,“我们长大后,家庭条件也好了,就不想让父母再忙碌,想带父母去酒楼吃团圆饭。”

  旅游成过年新时尚

  以前一到过年,都是外面的人往家里赶,现在,不少人却从家里往外走,去各地旅游过春节。

  “去年,我在三亚买了一套房,今年春节打算带父母去三亚,和那边的朋友凑在一起过年,一定很有意思。”市民张女士说,“平时大家都忙,正好利用过年假期出去看看,换一换环境。”

  家住湖滨教师花园的崔女士夫妻俩这个春节也要外出旅行,崔女士兴奋地说:“儿子儿媳都在北京工作,想带我们出去看看世界,决定去斯里兰卡,自由行,机票已经预订好了,初六就带我们老两口飞了!”

  “这几年,春节假期渐渐从旅游淡季变为‘黄金季节’。”一家旅行社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国内国外的游客都很多。”

   给红包开始用手机

  用手机抢红包的方式在去年春节开始流行,今年更是普及开来,除了年轻人,不少老人也开始玩起了发红包和抢红包。

  家住学苑小区的张阿姨最近也换了智能手机,“闺女给我买了个新手机,智能的,可以上微信,我刚开通微信,加了不少老朋友,现在他们都在微信上发红包,我刚刚学会收,还不会自己发,听说还得注册,绑定银行卡,我还没弄明白,还得让孩子教一下,过年了,也给朋友们发发红包。”

  市民购买年货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网上的年货大集早早就热闹起来,特价、打折商品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目光。今年将网络作为购买年货主阵地的市民相当多,有的连年夜饭都叫快递给送,部分快递过年并不休息。

  “网上年货大集不仅价格低,而且品种丰富,今年大部分年货都是网上买的。”市民冯女士说,在网上买更方便。

  春节“逆向”探亲

  春节是阖家团圆的节日,如今,不再仅仅是儿女们从四面八方返回到父母身边过年,很多父母为了方便儿女,开始“逆向探亲”,到儿女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和儿女一起过年,这种“逆向探亲”成为新的团聚方式。

  1月30日,家住丽水华城的张国华和老伴踏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二人将在北京和儿子儿媳一起过年。以前,儿子一家每年过年都要千难万难地赶回大庆陪二老过年,今年,他们想,不如去北京,大庆去北京的车票还相对好买些,于是,他们早早订好了火车票。

  家住东风新村3区的陈女士说,今年她和老伴要去上海过年,孩子在外打拼不容易,刚在上海买了套房,今年双方父母都要过去过年。“虽然过年的方式变了,不变的是亲情和友情。”市民韩女士说,从传统的年俗到现代的智能网络,不管咋变,陪家人、孝敬老人、探亲访友,这些文化传统永远都不会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