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 大庆四类家庭最容易发生“家暴”

2016-03-06 14:46:16 信息来源:大庆网发布者:看龙江点击量:

东北网3月6日讯 3日1日,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

  作为我国首部反家暴法,该法律明确了家庭暴力的性质和法律责任,让清官难断的“家务事”有法可依。

  那么,大庆的家庭暴力现状,又是怎样的呢?

 3日1日,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

  近日,记者通过采访妇联、法院、公安等部门获悉,近年来,大庆的家庭暴力数量,呈下降的趋势。普法的不断深入、女性地位的不断提高以及市民法律意识的逐渐增强,是大庆家暴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再婚女子被老公泼酒烧伤

  家庭暴力,离我们并不遥远。

  胡某永远也无法忘记,2010年,刚刚完成嫁女任务的她,在打工的过程中,结识了让她做了无数次噩梦的李某。

  两人在没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于次年登记结婚。婚后,胡某才发现,李某不但有酗酒的恶习,还总怀疑她出轨。

  在别人的眼里,李某老实巴交,可是,关上家里的门,他常对妻子恶语相向,甚至拳打脚踢。

  2012年,胡某被丈夫打成脾破裂,但她却没有声张。

  2014年,两人因家庭琐事发生口角,李某竟在出租屋内,把白酒泼到胡某的身上引燃,使其全身烧伤。

  对于丈夫三番五次的折磨,胡某也想过离婚,然而,李某总是威胁她说:“想离婚就杀了你的孩子。”因害怕李某报复,胡某一直不敢离婚,也不敢追究丈夫的法律责任。

  烧伤之后,她无奈向妇联求助。通过妇联和法律援助中心,对胡某做思想工作,她终于明白,自己的懦弱和一味的隐忍,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助长了丈夫的嚣张气焰。

  胡某最终决定,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胡某果断报案,并提起离婚诉讼。去年5月份,法院判决二人离婚,李某也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一忍再忍多因女性顾虑多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家暴的隐蔽性很强,很多家暴的被害人,尤其是女性被害人,在受到家暴侵害时,宁可忍气吞声、忍辱负重,也不愿意声张,这使很多家庭暴力,不能及时得到解决,直到导致恶性的事件发生。

  记者曾采访过一个案例,从外地来大庆打工的孙某,经人介绍,与张某相识,婚后不足半年,张某便开始对有孕在身的妻子大打出手。

  孙某告诉记者,自从她嫁给丈夫,婆媳关系一直很不融洽,婆婆经常拿她没有工作来讽刺她,每次她都忍气吞声,丈夫很多次打她,都是因为婆婆。每次只要婆婆一掺和,丈夫就会打得更严重。

  平时在家,孙某对丈夫说话十分谨慎,只要一不小心说错一句话,就会遭到丈夫毒打。刚开始,丈夫只有喝醉时才打他,后来,不喝酒也打,每次下手都特别重。

  对于丈夫极端的行为,孙某也想过离婚,可是为了孩子能有一个完整的家,她只能一忍再忍。

  而对于上班族周某来说,家中的那种气氛,简直让她感到窒息。7年前,她和丈夫走进婚姻的殿堂,周某的丈夫,比她大7岁,属于大男子主义的人,凡事都由他说了算。

  在孩子出生后,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只要周某稍稍反对他的想法,他就会对妻子实施“冷暴力”,两个人整天相对,却像陌生人一样。

  对于周某来说,这样的“冷暴力”,比打在她的身上,还让人无法忍受,然而,她只能一忍再忍,毕竟孩子还小。

  很多次,她都想到了离婚,每次,她都没能迈出那一步,她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个尽头……

  家暴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反家暴法第二条,对家暴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据市妇联的工作人员介绍,四类家庭最容易发生家暴:第一、男女的性格不合;第二,一方有不良嗜好,比如说酗酒;第三,一方的精神状况不太正常;第四,两个人后走到一起。

  那么,大庆的家暴现状,又是怎样的呢?记者通过妇联、法院和公安等部门调查得知,近年来,大庆的家暴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大同区妇联主席石岩告诉记者,家暴一般发生在45岁以上的家庭中,这些女性,一般没有生活来源,才会在发生家暴后选择隐忍。年轻的女性,一旦遇到家暴,往往会选择离婚,从整体的趋势上看,这些年,家暴的数量呈逐年减少的趋势。

  石岩认为,这主要因为妇女的地位在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在不断增强,男士们也懂得,家暴属于违法的行为。

  对一名有着10余年工作经验的社区民警于洋来说,这些年,队里接到家暴的报警电话,明显比以前少了很多,也很少发生恶性的家暴事件。

  于洋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普法的不断深入,以及居民的素质整体在不断提高,不再采用暴力这种行为,来解决家庭矛盾。

  高新区法院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单纯因为家庭暴力离婚的案件很少,在有的离婚案件中,会伴随着家庭暴力,但总体来书,的确比以前少了很多。

  反家暴法影响到多个部门

  萨尔图区妇联副主席黄丽华说,她在这个岗位工作五六年了,接到家暴的求助,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16年,萨尔图区妇联,还没有接到过家暴的求助电话。

  黄丽华认为,随着人们素质的提高,情况会越来越好。原来,妇联在处理此类事件时,会感到很困惑,和公安、法院等部门不同,妇联没有执法权,当遇到家暴时,妇联无法为求助者维权,只能对双方进行调解,如果情况特别严重的话,妇联会让当事人报案,让当事人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黄丽华告诉记者,反家暴法出台,对于妇女维权,具有重大的意义。以前,家暴的行为很宽泛,反家暴法出台后,大家就知道,哪些行为属于家暴,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以及冷暴力,现在都属于家暴的范围,也就是说,有了可参照和可操作的东西。

  与此同时,反家暴法影响到各个部门,比如,反家暴法要求公安机关在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委会等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在遭受或疑似遭受家暴时,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延伸阅读

  律师解读新法三大亮点

  针对新出台的反家暴法,黑龙江玉朗律师事务所的白刚律师表示,反家暴法是单独针对家暴的立法,以前,家暴没有法律依据,只在多部法律如婚姻法、刑法和治安处罚法中涉及,并没有系统化地进行明确。

  白刚认为,反家暴法共有三大亮点,首先是人身安全保护令,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可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阻止家暴的进一步实施,禁止再次进行加害。

  白刚说,人身安全保护令甚至包括,禁止施暴方和受害人接触,让施暴方搬离共同的住所,保护力度空前。

  其次,反家暴法,首次把精神侵害写入法律,比如侮辱、谩骂和冷暴力,包括轻微的家庭暴力,治安或者刑事处罚都不够,现在,对这方面的家庭暴力,进一步进行明确。

  再次,现实生活中,同居关系实施家庭暴力的情况,也特别多,把其纳入法律中,绝对是法律的进步。

  白刚认为,反家暴法的出台,对于防止家暴,以及产生家暴后的处置办法,都有明确规定,对于妇女、儿童及老年人等容易受家暴的人员,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