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哈尔滨上演婚内版“女性逃离农村”,而他们的女儿竟然...

2016-03-09 19:49:22 信息来源:生活报发布者:看龙江点击量:

  生活报2月25日讯 家住香坊区的崔先生是位医生,今年50岁,父母住在农村,妻子家在哈市。结婚20多年了,妻子只随他回过一次农村老家。还记得那一次,妻子看到老家的厕所后,连夜要去镇上找招待所住,自己真是又气又难过。

 这些年崔先生事业有成,每到春节,都希望让父母开心,购买很多年货,可仍难以消除自己心中的悲伤无奈与挫败。

  近几年女儿长大了,她坚决表示再也不去奶奶家过年了!更让崔先生生气的是,今年年后叔叔来哈市探望侄女,女儿因为瞧不起叔叔,竟然避而不见!

 崔先生无奈地叹息着:“年年如此,我对孩子妈妈已经失望了。不曾想,女儿出了更大的问题...”

  女儿原本学习非常优异,考大学时她不想去外地,就选择考取了哈尔滨的一所大学。但是现在毕业两年多了,连续换了三家单位,女儿都干不下去,她总是怀疑别人瞧不起她,跟谁也不来往。

  现在女儿天天在家,同学也不见,每天只是吃饭看电视睡觉,心情黯然,郁郁寡欢......崔先生再也无法回避了,多年来只顾与妻子吵架或冷战,现在才惊觉,女儿人际交往有很大的问题!

  对于崔先生的求助,我们请来了东北林业大学心理学教授国际萨提亚心理转化模式治疗师、培训师知名心理咨询专家-----田淑梅进行指导。

  田教授列出了当父母有矛盾与冲突时对待孩子的四种常见方式,小编有种很熟悉的感觉,看看您是否也曾经使用过。

  1拉拢孩子

  常见话语:别去奶奶家了,厕所老埋汰了。。。

  影响:当一方软性逼孩子选择时,孩子心里会产生冲突,无法真实表达自己的需要——憋屈无助

  2指责孩子

  常见话语:都是因为你,要不我能和TA过到现在?!

  影响:实际上是把对对方的不满转嫁给孩子,孩子成了无辜的出气筒和替罪羊,没法辨别对错,总是以为自己不够好,经常处于紧张和自我否定的状态——自卑无力

  3忽视孩子

  常见话语:我都这么辛苦了,别再来烦我

  影响:孩子会逐渐冷漠,或者选择极端方法(与家长对抗很逆反,离家出走,早恋,辍学,生病等等表现)引起父母的注意。

  4机械地应对孩子

  常见话语:你应该好好学习,大人的事不用你管

  影响:孩子会产生无力感,同时作为家庭的一员,孩子无法真正摆脱父母吵架带来的紧张害怕的心情,也无法放弃对父母的担忧。

  田教授指出,崔先生夫妻之间发生差异后,没有很好的沟通模式,虽然表面为了家庭和谐,没有面对面冲突,各回各家过年,实际上是在逃避,把最初的抱怨藏起来,其实内心对彼此都有不满意,长年忽视自己的真实感受,忽视了对方,更忽视了孩子!

  另外从过年的典型事件,田教授指出,也许崔先生平常与妻子发生冲突时,会习惯性地逃避,这是他处理夫妻问题的惯用方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