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男孩暴怒伸手打母亲 兴高采烈向父亲邀功并无悔意
2016-03-15 16:59:08 信息来源:大庆网发布者:看龙江点击量:
东北网3月15日讯 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没兴趣,早恋,网瘾大,极度逆反……当孩子出现这些问题时,你是怎样处理的?在埋怨、烦恼的同时,有没有想到这可能是一种“心病”?来自市心理保健调适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单元一项接诊数据显示:自1月16日至2月29日寒假期间,有近300名儿童青少年就诊,其中,以注意力不集中等行为障碍和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者最多。
儿子暴怒伸手打母向父邀功并无悔意
“爸,我把我妈打了,给你出气了。”13岁的小男来到爸爸跟前,高兴地说。
自寒假以来,小男因为每天睡懒觉、玩游戏、不写作业,没少挨妈妈训。当然,挨训的还有他的爸爸。小男的很多游戏,最初都是爸爸教会的。
看着小男越发沉迷于网络,妈妈着急、恼火,每天耳提面命,生气时口不择言,母子俩经常争吵。终于有一天,在几次提醒小男写作业,他却仍坐在电脑前无动于衷时,妈妈过去拔掉了电脑网线。而玩兴正浓的小男走到妈妈面前,给了妈妈一拳,这一举动让妈妈始料未及。
“更没有想到的是,他竟然到他爸面前去邀功。”小男的妈妈拨通了市心理保健调适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单元主任任凯的电话,讲述着事情的经过。
据了解,小男之前因为抽动症就诊过。“有过行为障碍的孩子,在青春期一些问题容易反复。”在任凯的建议下,几经周折,小男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前来就诊。小男说,他总是心烦、焦虑,没有地方发泄情绪。在任凯的治疗下,小男才意识到,自己打妈妈的行为是不正确的。
假期里偷偷约会她想用爱情“拯救”他
“我觉得我能改变他,也只有我能拯救他。”今年16岁的晓文在我市某重点中学读高二,高一以来,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全校前50名,班级前5名。可是,寒假前的期末考试,她却考到了全校百名以外。
寒假里,晓文说压力大,想要和几个同学一起出去滑雪放松一下,报了旅行社的团,父母同意了。
后来,晓文的妈妈无意中从一个关系比较好的家长口中得知,晓文正在和班里一名男生交往。说出去滑雪的那两天,他们其实是去了那名男生的家里。与此同时,晓文妈妈也知道了,女儿交往的男生在班里学习成绩每次都是倒数,但是篮球打得好。
知道此事后,晓文妈妈很恼火,回家质问女儿是否有此事。没想到,晓文不但承认事实,还想说服他们支持她。那天,性格一向平和的父母向晓文发了火,而晓文则躲到自己房间里试图割腕,后被父母发现了。无奈的父母把晓文带到市心理保健调适中心,找到了任凯主任。
当着父母的面,晓文毫不避讳地对任凯主任说,自己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想用爱情拯救他,改变他。
最多时25张病床不够用“心病”孩子家庭责任大
据了解,刚刚结束的这个假期,像小男和晓文这样出现不同行为、情绪障碍的青少年不在少数。
“抑郁、焦虑、厌学、强迫等行为的孩子都有,很多有严重行为障碍的孩子只能入院治疗。”据任凯介绍,该病区最高峰时住院患者数远远超过了病区设置的25张床的床位数,连护士办公室都放上了病床。就诊人数的增多并不能说明某种疾病的发病率高,就诊率高和家长的重视程度提高有关系,还有一部分家长是担心孩子行为或情绪有问题来做筛查的。
据介绍,不注意听讲、对学习没兴趣、迷恋网络、早恋等行为的背后,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青少年行为或情绪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诱因和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一般情况下,在单亲家庭或不和睦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容易出现类似问题。
“有些时候,孩子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顽劣,他们只是无法控制情绪和行为,例如,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孩子,如果不去解决原发问题,想让他注意听讲很难。”任凯提醒,孩子如果持续出现某种不合常理的行为,通过自我调解无法解除,最好求助专业心理机构做相应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