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俄罗斯美食受欢迎 中俄联姻家庭用爱与传承织出幸福

2016-03-25 21:04:27 信息来源:黑河晚刊 发布者:看龙江点击量:

 东北网3月25日讯 在逊克县奇克镇边疆村,这个美丽的俄罗斯民族村里有一个幸福、美满的中俄联姻家庭,王永萍是这个家中的儿媳,提起她,村民都竖起大拇指。27年前她嫁给了本村的张宝仓,成家以来,她孝老爱亲、帮助邻里、热心公益,把家操持得井然有序,充满着温馨祥和的氛围。

 婆婆尹秀兰是一位有着纯正俄罗斯血统的人,公公张进录也是有俄罗斯血统的人,王永萍是地道的汉族,初嫁到这个家生活习惯有些不适应。善良勤劳的婆婆待她如亲女儿,老人每年3月末俄罗斯传统节日——复活节这天都要撒下面包花的种子等待收获,婆婆会做浓香的苏伯汤,烤制嫩黄香甜的面包,做纯正的老酸奶,会在夏季腌制爽口的酸黄瓜,煎制香软的土豆饼,会在秋天做香甜的果酱,老人是虔诚的基督徒,喜欢听或哼唱俄罗斯民歌表达思乡之情。细心的王永萍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浓浓的亲情与关爱里面。渐渐地,她融入了这个家庭,学会了烹制俄罗斯美食和筹备传统节日。

  随着年龄的增长,公婆的身体日渐衰弱,为让老人吃上可口的饭菜,她一顿三餐样样合理搭配,精心烹制。给婆婆公公刷牙、洗脸、梳头、洗衣服,特别是婆婆患心脏衰弱住院和后来卧病在床时,她擦身、喂药、喂饭、按摩从不间断、从无怨言,直到婆婆去世。后来公公又患小脑萎缩,王永萍更是悉心照料,只要她离开一小会儿,公公就会问:“小萍去哪了?怎么还不回来?”

  2015年,公公因病去世,享年85岁。去世前,公公拉着王永萍的手紧紧不放。

  王永萍夫妻十分重视孩子道德品质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为使女儿能够健康的成长,他们率先垂范,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女儿做出榜样,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他们的大女儿张红从小学到高中12年的学业中,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在2008年高考中荣获逊克县文科状元,以优异成绩考取吉林财经大学,在大学其间数次获得奖学金,并且立志传承俄罗斯文化,继承祖辈的衣钵,努力学习俄语并且取得国家俄语四级证书。如今她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已成为吉林大学的一名研究生,在追求自己更高的目标,她时常说:“我的妈妈和爸爸在我眼中是最棒的,他们是我前进的动力和指路的明灯!”

  说起王永萍,村里人无不夸她能干。刚结婚时,家里有6000多元欠款,在当时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磨盘债”。贫困没有将他们击垮,夫妻俩人起早贪黑,辛勤劳作,终于把这笔账还清。2009年,王永萍看到边疆村每年夏天看荷花的人总是络绎不绝,她就在家里开了俄罗斯风味的农家院,自己当上了“主厨”。婆婆传授的俄罗斯手艺派上了用场,正宗的列巴圈、苏伯汤、腌酸黄瓜、土豆泥等特色的俄罗斯风味美食得到了许多游客的欢迎,农家院经营得很红火,远近闻名。为了增加收入,扩大规模种植, 2014年,王永萍和丈夫商量承包了600公顷土地种植玉米,2015年又承包了400公顷土地,收入可观。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王永萍夫妻不但将茅草屋换成了砖瓦房,置办了各式家用电器,还在县城购置了楼房,购买了轿车。

  央视七频道、央视俄语频道对这个特殊的家庭进行采访,王永萍说,她愿意向媒体介绍自己的生活,展示自己的家庭特色,促进文化传承,促进中俄友好交往,她还荣获国家颁发的“俄罗斯文化传承者”证书、全国“最美家庭”提名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