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黑龙江打通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

2016-04-27 12:43:23 信息来源:新华网发布者:看龙江点击量:

 新华社哈尔滨4月13日电 题:“百姓也是‘监管员’”——黑龙江打通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

  新华社记者闫睿

  从退休后闲歇在家,到获聘社区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59岁的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市民姜喜云如今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到市场买菜抓起一把,不光看价格,更要瞧瞧新鲜”。

  在姜喜云所居住的龙沙区正阳街道海山社区,还有十几位像她一样的百姓“监管员”。他们穿梭于各条街道内的超市、药店、保健品店等,“侦察”着食药流通的可疑环节。和街道食药监所的监管执法人员、协管员一道,发现隐患及时上报,织起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细密“网底”。

  去年以来,黑龙江加快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改革探索步伐,在乡镇、街道整合设置了750余个食品药品监管派出机构,为村屯、社区配备了6000余名食品安全协管员,其中有些地方还专门拿出大学生公益岗位招聘,建立起专兼职协管员队伍。

  与此同时,这个省还推行“网格化”模式,以每100家食品企业为网格,配备一名检查员、协管员,定岗、定责,还有若干基层信息员,确保“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排查隐患、报告信息,打通食药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

  “去年,我们结伴而行或分头行动,发现疑似隐患便迅速报告街道食药监所,最终确认了十几起线索,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齐齐哈尔市火电社区食品安全协管员黄雯毕业于生物制药专业,每周三,她都会组织辖区内的百姓信息员,就上一周市场检查中的问题归类,学习食品药品查验技巧。

  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王国才说,食品药品监管重点在县乡、街道,越到基层越要加强,构筑起以“机构健全是基础、设施配套是手段、责任落实是保障、人员素质是关键”为核心的监管屏障,才能守得住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相比以往,一线监管人员曹云川、张玉革切身感受着“科技执法”带来的新变化。现在外出工作时,他们手持食品安全快速检验设备、移动执法手机终端,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发现疑似问题食品、药品,即可第一时间检测,几分钟便知结果,还能实时连接所里的视频指挥系统。

  “原来检查多靠‘望闻问切’,人家不信,现在创新了手段,是拿检测数据说话。”齐齐哈尔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朱宪武说,行业改革也带动起企业自律,今年1月,市内的大金山餐饮集团斥资20多万元打造自己的食品快检室,还聘请100名社会监督员。

  记者了解到,为明晰责任主体,黑龙江省已将落实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写入《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公共安全的实施意见》,列入市地综合考核,实行发生食品药品安全重大事故考核“一票否决”制度,出了问题“党政同责”,从制度上筑牢监管底线。

  在位于黑龙江省甘南县的飞鹤乳品公司,流水线上“走”过的每一罐奶粉底部都印上了二维码标志。城区里,经营该品牌奶粉的久鑫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陶静媛正忙着往电脑里登记新到货的产品信息。她告诉记者,消费者将奶粉购回后,只需扫一扫二维码,从奶源进场到生产批号、出场批次、经销商、销售门店等10多项信息便清晰可查,实现全链条追溯。

  截至目前,黑龙江共规划有1.09万余个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格。过去一年中,累计近万名乡镇街道监管人员、驻厂监督员、农村协管人员接受了专业培训,一支过得硬、靠得住的黑龙江食药监管“铁军”正在形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