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养老+社区”盖一座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2016-05-18 12:54:41 信息来源:黑龙江日报发布者:看龙江点击量:

 黑龙江日报5月6日讯 据省社科院2015年发布调查报告显示,预计到2020年,我省老年人口将达765万,老龄化水平达19%。面对来势汹汹的“银发”大潮,在不断加大机构养老供给的同时,发挥社区在养老事业中的作用更是破解养老难题的重中之重。社区是城市的神经末梢,也是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建起没有围墙的养老院、让老年群体安享幸福的“夕阳”生活,我省做了不少功课:在城市,采取了政府补贴、购买服务、志愿者服务方式,开展社区为老服务;依托养老服务云平台打造“智慧养老社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覆盖率达到82%,公办养老机构向社区老年人开放、提供服务。在农村,乡镇一级充分依托社区服务中心或区域性中心敬老院,整合和运用社区内各种养老资源,提供为老服务;村一级将农村社区和“幸福小院”统筹规划、同步建设、资源共享,建立村一级老年服务中心;同时,逐步建立了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点,引入社会组织和家政、物业等企业,兴办或运营老年供餐、老年活动中心等形式多样的养老服务项目,将养老服务覆盖到所有农村老年人。

  城市:“智慧”居家养老的梦想照进现实

  “孩子出差不在家的时候,有了‘平安通’就像孩子在我身边一样。”居住在大庆市东方玫瑰园小区的智秀清老人见到记者时,一边拿着平安通手机,一边兴奋地说起“平安通”的好处:“我是平安通手机的第一批用户。因为儿女工作忙无暇照料,我的身体情况就成了他们的心病。别小瞧这个手机,无论是订餐、咨询,还是请保洁、找急救,只要拨个号码全能解决。”

  记者看着被老人视作珍宝的“平安通”,发现电话共设置了5个键位,“呼叫中心”键位可以直接呼叫“96700”服务中心,服务中心24小时提供各种服务;两个亲情键位,老人不用输入电话号,只需轻轻一按便能直接拨通子女电话。“大庆市在深刻理解国家居家养老政策和社区服务特点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互联网+养老’新模式,通过创建百湖养老服务呼叫中心和平安通手机终端,整合养老资源,打造为老年人提供各类服务的一站式信息化居家养老平台,呼叫号码设为96700。”大庆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96700的设立和发展壮大让全市养老服务产业链也得以提升质变。

  建立养老服务呼叫中心,让老人不出家门享服务;发放“平安通”,挽救老人生命,寻到走失老人;运用互联网工具,努力提升养老服务信息化水平。据了解,百湖养老服务呼叫中心开通了24小时服务热线,以社区服务站及各类服务企业为实体网点,通过线上、线下解决老人医疗、咨询、购物、照料等生活需求。天天清洁保洁公司经理杨金英告诉记者,以前他们公司的服务范围比较小,加入96700之后,服务范围增大了,业务量也增加了50%。如今,该中心已有加盟企业47652家,可为老人提供家政、送餐、跑腿儿等36大类百余项贴心的居家养老服务,还开展了一些养生知识等公益课,服务范围覆盖市区。

  不久前,68岁的残疾孤寡老人王志刚独自外出时,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在尚有一点意识前老人按下了“平安通”的SOS求救键,96700的接线员通过GPS定位系统对老人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后立即联系了120急救中心,并提供了老人以往病史、过敏史等重要信息,最终因抢救及时,老人并无大碍。“这就是利用互联网工具对老人进行安全看护。截至目前,大庆市已有近2000名老人领到了‘平安通’。自移动式助老应急服务系统开通以来,通过‘平安通’SOS急救系统挽救了13位老人的生命,成功找到25位走失老人,共为居家老人提供服务1.6万余人次。”百湖养老服务呼叫中心负责人说,未来,该中心将成为大庆市老人看护的监测中心,为老人的安全提供互联网保障。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遍地开花有求必应

  作为经民政部门批准成立的依安县首个农村社区——依龙镇丰林社区,如今因为有了“居家养老服务站”名声大震。

  七十几岁的陈永良,身患直肠癌,子女常年在外地打工,今年1月11日上午10点,电话打到服务站后,称家中卫生间的坐便不出水,无法使用。接到电话的志愿者王贵发立即带上工具赶往陈永良家中,排查故障后没用半袋烟功夫就修好了。

  古稀之年的刘雅芝是低保户,双目失明,领着一个呆傻儿子过日子,不仅自己行动不便,儿子也不能像正常人那样生活。志愿者国辉是村卫生所大夫,常年担负刘雅芝的义务服务工作。感冒点滴登门服务,剪发登门服务,送米送面登门服务,就连手指甲和脚趾甲都是国辉为其修剪。

  孙悦忠老两口领着留守在身边的孙子过日子,有一天家里的灯突然不亮了。因为年迈不能登高,便电话求援。接到电话的志愿者李永柱二话没说,不仅自己花钱为其买了灯泡,还登门亲自为其更换。

  1951年出生的刘君患有脑血栓,虽经治疗基本能自理,但后遗症明显,属绝对贫困户类型。志愿者吕云鹏不仅坚持常年为刘君往楼上扛米面,还通过与民政部门联系,为他办理了低保,使其生活有了最低保障。

  这些就是每天在丰林社区上演着的“居家养老服务站的那些事儿”,对于老人们的需要救助,服务站有求必应。记者了解到,丰林社区的中青年人绝大多数在外打工,常年居住的60岁以上老年人有195人,其中“三无”老人16人,空巢老人154人。这些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或那样自己很难解决的实际问题。为使这些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快乐和得到及时救助,丰林社区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不仅配齐了领导和工作人员,还建设了150平方米活动场所,设立了活动室、棋牌室、健身室、图书室和日间照料室,为老人们娱乐、健身、读书、休息提供了场所和阵地。同时,组建了以党团员为主和有一技之长并乐于助人的35人参与的助老志愿者服务队伍,坚持开展经常性的助老活动,帮助老人解决实际困难,使生活在这里的老人们无忧无虑。为沟通方便,服务站专门给没有手机的老年人安装了30部应急固定电话,需要救助时,只要将电话打到居家养老服务站,便会得到及时的相应援助。

  丰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里还设有爱心超市,这里所有的衣物等生活用品,都是志愿者捐献和村委会购买的,主要用于救急,凡是需用者,经过审批并登记都可得到救助,目前已累计向社区老年人发放服装、被褥、鞋帽、米面油等物品百余件次。2015年早春时节,王志国老人因一时不慎,床上的电褥子着火,将被褥全烧了,服务站从爱心超市及时为其解决了被褥,使惊恐之余的王志国老人得到了安慰。

  记者从省民政厅了解到,像丰林社区这样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为核心、社区志愿者为骨干、全社区居民参与的助老爱老服务网络,已经在全省农村社区绽放,为广大空巢老人和孤寡老人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和服务,营造了社会居家养老的温馨家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