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校花14岁起跟富二代男友吸毒 走向艾滋不归路

2016-06-27 10:49:00 信息来源:生活报发布者:看龙江点击量:

 生活报6月26日讯 每周五是省公安厅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探视日,潘菲听到管教叫着一个个名字,学员们去见亲人的脚步声是那样的相似,她觉得,那脚步声轻快、急切,更包含着期待,她似乎很肯定,门外甚至高墙外,都不会有人等她,这20年,毒品将她与家人之间隔断,而她却随时可能与死神会面。

  “潘菲,有人来看你了……”门内的她恍惚了,还会有谁惦记她?会不会是那个她离开前,最想获得谅解的人。37岁的潘菲看起来明显比同龄人年轻,标准的鹅蛋脸、长睫毛,会说话的大眼睛让她整个人充满灵气。可她刚一开口说话,就露出了一口残缺不全的牙齿,与精致的五官很不搭调。记者并未露出异常表情,潘菲却主动说:“这是扎海洛因造成的,我现在也就脸能看,衣服之下已体无完肤了……”说着,她又掀开衣袖、挽起裤脚,胳膊和腿上一个个青紫的针孔、一片片腐烂的肌肤,让记者不忍直视,这些痛苦的印记,会是怎样的一段记忆。

  14岁校花与“富二代”男友一起吸毒

  “以为自己好看就行,有的是人争着对我好,每天都很嗨”

  支离破碎的家庭让潘菲过早地堕落,说起不堪回首的往事,潘菲狠狠地吸了口烟,“我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4岁那年父亲去世,之后母亲带着我改嫁了。几年之后,母亲和继父又生了个男孩,他们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弟弟,我一直跟着姥姥生活……”缺少家人的关爱和管教,潘菲在学校顽劣不恭,逃学、打架、谈恋爱伴随着她少年时代的成长。而在潘菲的潜意识里,漂亮的外貌是她最大的资本,校花的头衔也让她自傲,“因为天天有人追我,有人对我好,这样的生活我很享受。”潘菲说。

  也许是与潘菲同乡,且年纪相仿,潘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显得十分健谈。“20年前,佳木斯有一家迪吧相当出名,你去过吗?”“社会上当时有名的大哥,我们都一起玩过……”潘菲随口说出了几个社会闲散人员的姓名……就是这样的成长经历让潘菲误入歧途。“14岁时,我处了个对象,他家很有钱,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富二代’,美中不足,他也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为了寻找幸福,14岁那年,潘菲和男友私奔到了深圳。

  她和男友把带来的钱挥霍一空,没了经济来源,他们便想法赚钱。“年纪小又无一技之长能干什么呢?一个熟人说我长得漂亮,可以介绍我去夜总会。”潘菲说,她到夜总会当了三陪女,男友开始偷盗扒窃。有一次,潘菲在夜总会陪客人时,客人“请”她抽了一支掺有海洛因的香烟,飘飘欲仙的感觉让她忘记了所有不愉快,而她更愿意把这种感觉带给男友分享,于是,两个人一起吸毒。“那时候,我在夜总会当三陪的收入和男友每天扒窃的收入加起来,一天最多能有上万元,这些钱全都用于吸粉了。”

  20岁陪各色男人“扎针”

  “不谈感情,没有自尊,我是被毒品奴役的行尸走肉”

  在深圳的生活并没有潘菲当初想象得那么美好,两人干偏门赚的钱已经无法满足吸毒的巨大支出,争吵不断,最后分手了。

  “我该去哪?”孤身一人的潘菲想起了在北京当三陪女的深圳姐妹,于是,她带上几万元钱只身去了北京。到北京后,潘菲重操旧业,“有客人吸毒,我就跟着蹭一口,蹭不到就自己去买,赚的钱全部用来买海洛因了。”潘菲说,“我陪各色男人吸毒,过着行尸走肉的日子,不谈感情,没有自尊。”由于毒瘾大,而且从事非法行当,在北京的那段时间,她曾两次被警方送去戒毒。

  “总在一个地方被警察抓,太上线了,我得换个城市生活。”于是,2000年潘菲去了沈阳,在夜总会里,潘菲遇见了比自己大16岁的男朋友。“他是设赌局的庄家,而且也吸毒,那时候,吃喝穿戴对于我来说毫无意义,只有一件事能吸引我,那就是谁能供我毒品,我就跟着他。”潘菲说,在沈阳,她和这个赌局的庄家同居了6年,在这6年间,潘菲结识了很多吸毒人员,这些人不是小偷就是赌徒,要不就是三陪女,他们经常聚众吸食毒品,后来,这个男子因为涉赌被警方逮捕,潘菲就和这个男人分手了。

  34岁查出艾滋病

  “一天高烧无数次,生命随时会消逝,毒品最终吞噬了我”

  从1997年第一次吸毒到2006年潘菲与男友分手,近10年间,潘菲的毒瘾越来越大,从开始的吸食变成了注射。“你看,胳膊上的针眼全是扎针留下的。”潘菲挽起衣袖,没有血色的胳膊有些浮肿,上面除了烫的烟花,就是静脉上密密麻麻的针眼。她说,毒瘾一上来,整个人就像疯了一样,头脑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马上把毒品注射到体内,不管这个针头谁用过,只要扎上就行。“从吸毒到现在,我一共进了7次戒毒所,2013年春节,我突然有种想过正常人日子的想法,于是,便有了戒毒的想法,可是一检查,我竟得了艾滋病……”潘菲低下头,将手中的烟蒂狠狠地按灭,“得知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吸毒变得更加疯狂,就想扎死算了。”潘菲说,患病后她又回到了沈阳,回到了曾经生活的圈子,天天不吃饭也不知道饿,后来由于病情愈发严重,不得不去医院治疗,有一次,她一天被抢救了三次,几乎是与死神擦肩而过。这样的生活,潘菲又过了两年。

  2015年12月,潘菲回佳木斯看望姥姥,由于没有随身携带毒品,潘菲犯了毒瘾。“那时候我就一个想法,必须回沈阳扎针。”于是,潘菲便来到了佳木斯机场,一打听飞往沈阳的航班还有余票,马上取钱去买票,可当她再回到售票口时,机票已经售完,潘菲顿时疯狂起来,大闹佳木斯机场,闹完之后,她被送到了戒毒所。

  采访结束时,潘菲说,她每天都会多次发烧、呕吐,烧糊涂时,满脑子都是妈妈的身影。这次探视妈妈没有来,是继父来的,给她拿了一些衣物,这是潘菲进来以后,唯一来看她的人。

  “也许妈妈仍不愿见我,不见也好,免得心疼,她还会心疼我吗?”潘菲自问自答地翻着继父给她带来的东西,当看到一件红色上衣时,声音沙哑了:“我让她伤透了心,她却还惦记着我呢……”

  强戒所:

  这里不希望有“再见”

  在省公安厅强制隔离戒毒所采访时记者了解到,目前,在此戒毒的女性吸毒者年纪最大的55岁,最小的只有16岁,从年龄跨度上看,22-35岁的女性吸毒者最多,达到60%左右。据强戒所教导员于莹介绍,目前,在该所戒毒的吸毒女中,包括潘菲在内,有三人被查出患有艾滋病,她们与其他戒毒人员隔离,现在她们非常配合治疗,病情也趋于稳定。她们感染上艾滋病的原因主要是滥用注射器,血液感染而患病。为了坚定吸毒人员戒掉毒瘾的信心,强戒所定期安排探视,“亲人的牵挂”是戒毒最大的动力。同时,强戒所还定期举办“人生观大讲堂”等宣教活动,通过宣传和教育,让吸毒人员认识到毒品的危害,并增强戒掉毒瘾的信心;此外,强戒所还定期举办阅读会,通过看书,让吸毒人员学习有用的知识,引导他们走出戒毒所后学有所用。

  “这些戒毒人员离开时,我们不会说‘再见’,因为我们最不愿意在这里再见到熟悉的面孔,每个吸毒人员离开戒毒所时,管教们都会点头微笑,让她们好好生活,以后不要再回来了。”于莹说。 (文中人物为化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