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贫困户眼中最亲近的人 记省财政厅驻兰西县林盛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赵谦

2017-12-23 09:55:55 信息来源:黑龙江日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黑龙江日报12月23日讯 兰西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林盛村是兰西县众多贫困村中的一个。今年驻村扶贫工作队进村后,这里发生了不少变化,村民们都看的清楚,记在心里。

  林盛村贫困户刘凤文说:“赵队长他们来我们家好多次,就担心我们老两口房子不行,我都有点烦了。现在住上了新房,我看他们最亲。”村民杨成业说:“赵队长他们进村就盯上了我,非说我是能人,让我搞谷物加工,带动贫困户一起入合作社。”

  自今年5月31日省财政厅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赵谦带领队员那文国、李毅民来到了林盛村,这个村就活跃了起来。

  从一村到一户用脚量出作战图

  扶贫工作队在林盛村的驻地是租的一户农家院。寒冬已至,屋里炉火烧得通红。赵谦打趣道,前几天炉子“爆炸”了,好在我们三个都在村里入户走访,今天刚刚修好,要不然这么冷的天得挨冻了。赵谦身着迷彩服、一双厚厚的棉布鞋,这和他的学者形象有些出入。“农村人都这么穿,这么穿习惯了,和村民距离也更近些。”赵谦说。在工作队驻地的一间农屋的墙上,记者看到了“兰西县林盛村脱贫攻坚规划图”。这是一张非常详细的图,哪个屯有多少贫困户,家庭人口、识别标准、联系电话、脱贫措施、每户贫困户的帮扶人等信息一应俱全。记者了解得知,这张图是他们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赵谦就用这张规划图向记者介绍起了林盛村的情况。

  林盛村有8个自然屯,869户人家,3340口人。拉网式入户调查后,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有31户61人。驻村工作队进驻的6个多月时间里,赵谦和贫困户之间发生了很多故事。

  刘凤文今年82岁,老伴朱秀芹今年75岁。走进刘凤文家时,老两口正打算做晚饭。说起赵谦,他们把记者让到炕头坐下。“你都不知道啊,我以前那房子可破了,四处漏风,可没钱盖啊,冬天那个冷啊。赵队长他们一来,就到我家做工作,让我们盖房子。我们就说,岁数大了,不想盖。一到下雨天,他们就来看我们,就怕房子不行。就这么坐在炕上和你商量啊,我就说,我都有点烦你们了。赵书记说,烦我们也得让你们二老住上暖和屋子。”说起盖房子,刘凤文的老伴朱秀芹收不住话匣子。刘凤文说,9月份,他家新房动工了,是赵谦拿自己的工资资助他们盖的房子。老伴朱秀芹说,这屋子又暖和又亮堂。

  谈话间,赵谦注意到老人家铺的被褥还是旧的,便问道,给你买的新被褥怎么不用呢?朱秀芹说,舍不得用,等着过年用。赵谦盘算着过两天把刚买的毯子给他们送来。

  赵谦告诉记者,林盛村3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24户住房是危房,这对贫困户家庭来说是“天大的事”。为了让贫困户在入冬前全部住上暖房子,9月份以来,驻林盛村工作队每天都要深入危房改造现场,面对有的贫困户既无资金、又无劳动能力的情况,工作队全体成员自掏腰包主动捐款,为刘凤文、李永祥、杨树仁等贫困户购买红砖、水泥和沙子等建筑材料,解决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很多贫困户付不起工程队的费用,赵谦和工作队员就个人担保。凭着这股子干劲儿,林盛村所有贫困户在10月底前全部住上暖房子,在全省贫困村中率先完成危房改造任务。

  这个冬天,赵谦和工作队员又为村里61名贫困村民送去了棉被褥子等生活用品,这是省财政厅946名党员捐款购买的,林盛村贫困户的冷暖成了省财政厅全体党员干部的牵挂。

  从博导到村官深耕精神不能变

  赵谦在当驻村扶贫队长之前是省财政厅文化处处长,是一名博士后,他被聘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教授,哈尔滨商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博导到村官,赵谦并没有水土不服。

  赵谦说,产业扶贫是拔除穷根的治本之策。在开展驻村扶贫过程中,赵谦感到外在输血只能治标,内生“造血”方可治本。林盛村过去以种植玉米为主,收益比较低,但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种植小米等谷物。为此,他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发挥新型主体带动作用,以致富能人杨成业牵头成立的“呼兰河右岸谷物种植加工合作社”为平台,按绿色标准规模化种植谷物杂粮,积极引导动员贫困户、低收入户和易返贫户带地入社,建成了日加工能力20吨的谷物加工厂,并建立贫困户利益保障机制。目前,已有17户贫困户带地入社。

  走进工作队驻地对面的谷物加工厂,带头人杨成业说,谷物加工厂里这些先进的设备都是赵队长和工作队帮助引进的,不但能够加工本村的谷子,还能给周边的农户代加工,一斤收0.2元加工费。经过工作队与省和粮集团产销对接,目前林盛村生产的杂粮已销售到北京、上海等国内一线城市,以及美国洛杉矶Costco超市和大华超市等知名卖场。赵谦说,合作社在对17户带地入社贫困户保底分红的基础上,年底以谷物加工厂取得的收益再给3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

  躬身扶贫使命驻村“著”出文章

  人们常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赵谦看来,做个有心人,就要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这既是一种工作态度,也是一种工作方法。

  在赵谦并不宽大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了《管窥民生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关于兰西县林盛村民生政策落实情况的调研报告》,这是一份赵谦驻村以后深耕农村的调查。赵谦以林盛村作为“观测点”,以求解剖麻雀、管中窥豹,为推动做好全省民生政策落实提供有益参考,这篇调研报告得到省委组织部的重视,以专报信息形式报送有关领导参阅。

  贫困户的事儿、扶贫是最重要的事。寒冷的冬天里,他和队员每周都要将全部贫困户走访一遍,对重点家庭走访多遍,目的就是及时了解贫困户们的动向和需求,实施有针对性地帮扶。

  赵谦说,农村基层党组织承担着推动党的扶贫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的重要责任,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驻村以来,他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为全村党员讲党课,在每周二召开扶贫工作队队务会时,请村“两委”列席,把基层党建工作融入脱贫攻坚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将扶贫与扶智、扶志结合起来,带动林盛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提升了村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责任编辑:王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