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我与宝泉村有个“脱贫之约” 记全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何莺歌

2018-01-26 10:52:24 信息来源:黑龙江日报 发布者:isen点击量:

黑龙江日报1月26日讯 驻村的日子,要倾听百姓的声音。扑身乡村,要做些扶贫实事。何莺歌驻村的日子是从2015年9月18日开始的,从孙吴县一名纪检干部到孙吴县辰清镇宝泉村驻村第一书记,何莺歌进入角色很快。2017年,何莺歌获得我省100名优秀驻村第一书记荣誉称号。荣誉面前,扶贫没有止步。“我要待到2020年,只要有一名老百姓没脱贫,我的扶贫任务就没有完成。”何莺歌默默地在心里与宝泉村签下了“脱贫之约”。

坐炕头蹲村头研究发展规划

何莺歌是硬汉,做起扶贫事却心细如丝。何莺歌说,在农村工作与村民打交道,最怕不接地气。放下架子,方能拉近距离;俯下身子,方能赢得民心。为更快适应“第一书记”的角色,他走进田间地头,坐到群众中间,与村民多交流、多沟通。通过不断熟悉掌握宝泉村实际情况,默默在心中制定了宝泉村的发展规划。

何莺歌说:“只有知所想,明所求,才能开展好工作,成为百姓的贴心人。”他通过走访调研发现,贫困户由于思想观念、资金、技术以及劳力等方面存在的困境,自我造血能力差,必须要有一个平台来“一站式”解决这些问题,发展养殖产业成为首选目标。

施行订单养殖开启致富门路

何莺歌带领扶贫工作队入户走访调查,认真分析研判,组织开展结对帮扶,根据贫困户发展意愿,为每户制定脱贫规划,详细制定脱贫措施。为了让贫困户放心大胆干项目,2016年,在孙吴县纪委领导的支持下,结合宝泉村实际,筹资4.7万余元,何莺歌组织成立林泉林下养殖合作社,购进了10500只鸡雏。采取“企业+合作社”的形式与北京盖圃公司进行合作。同时,组织一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到鸡场务工,该养殖项目带动了20余户贫困户增收。

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何莺歌趁热打铁,带着村支部书记吴国臣到安徽考察招商。在安徽一个孵化基地,何莺歌找到商机。2017年4月28日,孵化基地来人到宝泉村考察,与宝泉村林泉林下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三花鹅养殖项目的合作,合作养殖8000只三花鹅,并争取扶贫资金58.5万元,建了1000平方米孵化场。2017年9月16日,该厂家已按合同约定到宝泉村回收三花鹅。林泉林下养殖专业合作社三花鹅养殖项目共有9户贫困户以现金、粮食饲料和务工方式入股,入股资金为1.9万元,贫困户收益分红共0.8万余元,务工增收共0.9万余元。

宝泉村贫困户董滨高兴地说,以前的收入是一年才挣几千块钱,有病的时候几个月都不能干活,钱都治病花了,现在三个多月就能挣一万多。

抓党建强设施 扎根乡村志不渝

2017年,作为“第一书记”的何莺歌有了帮手,增添了两名驻村队员。他们从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推进了宝泉村党建工作规范化、议事决策公开化、民主管理制度化。积极推进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何莺歌了解到村民种地难、收粮难,都是因为农田路基础差的原因。他通过多方奔走,协调资金8700元购买18节涵管,修缮了村里农田路。争取县扶贫办资金18万元,修缮村级活动场所,改善村里办公条件。协调县文广局铺设了篮球场地,并安装了音响设备,满足了村民对文体生活的需求。组织村民打扫村内卫生并协调钩机对村里主巷道边沟加宽,改善了村容村貌。何莺歌说,以前宝泉村没有村集体产业,现在养鹅孵化场这个项目开创了先河,作为村集体企业,所得利润将用于村里的公益事业、贫困户的救助救济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今年建设完成的家禽孵化场孵化能力10万只,目前已经投入使用,计划养殖20000只左右,鼓励更多的贫困户参与进来,带动大伙增收致富。通过特色产业的发展,增加村级集体收入,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

何莺歌扎根宝泉村已是第4年,他说,这段驻村经历弥足珍贵,这里的村民与他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他希望和宝泉村一道奔小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