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2018-01-30 15:16:57 信息来源:东北网-伊春日报 发布者:isen点击量:

伊春市委党校吕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一论述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对生态文明建设地位的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这既包含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也有达到高水平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明确了方向指引、目标任务、根本遵循和前进动力。

建设生态文明,就要自觉践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因自然而生、与自然共生,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古今中外,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文明的兴衰演替。因此,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现代化建设的突出位置,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建设生态文明,就要深刻认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无数实践已经证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优势就会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绿水青山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必须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努力实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和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人民群众期盼享有更优美的环境。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把建设美丽中国与实现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让人民尽享自然的宁静、和谐与美丽,是新时代党的神圣责任与使命。

  建设生态文明,还要与世界各国携手建设清洁美丽世界。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这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生态责任意识。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中,必须坚持环境友好,和世界各国联手应对气候变化,共同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在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进程中,中国一定能为全球生态安全、为人类生态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只要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为指引,全党全社会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就一定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