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警惕10大微信诈骗案 接龙红包扫码送礼都是"坑"

2018-02-02 10:46:49 信息来源:大庆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艾森网2月2日讯

1.接龙红包

受骗者被拽进一个陌生的微信群,一进群就抢到了一个101元的大红包,群里很多人都在@你继续发,才发现原来手气最佳要红包接龙,于是只有按照规矩发了一个200元的红包让大家抢。

分析:接龙红包拼的是手气,通常抢到最少或最多的继续发。类似玩法还有比红包尾数大小、石头剪刀布等。一些庄家会利用软件作弊,设定不抢最小包或最大包、尾数修正、单双等;至于石头剪刀布、丢骰子根本不需要软件,先把网络断开,接连发送几个骰子,无网络状态则发送失利,然后玩的时候连接网络选点数大的那个重发,骗取不知情玩家的钱财。

2.抢红包神器

市民花350元购买一个抢红包神器安装到手机里,第二天就发现微信绑定的银行卡内余额都被转走了。

分析:为了抢到红包,运用抢红包软件作弊的做法慢慢传开,在网上检索,就可以看到有人出售,价格从几角钱到几百元不等。其实,抢红包神器中可能暗藏木马病毒,一旦安装使用,可能面临资金被盗风险。

3.合体“红包”

微信好友分享一个“微信红包”链接,点开居然是96.68元。点击“领红包”后,弹出一个页面显示需将红包链接分享到两个微信群,红包将自动存入零钱,分享后一分钱没收到。

分析:微信并没有推出此类需要“转发”才能获得的红包,真红包拆开后资金会自动进入零钱账户。诱导大家分享红包,是为了获取用户个人信息,也是一种营销手段。

4.付款码截图

消费者要购买商品,自称当日红包和转账金额已经超额,要求店家将收款码截图发过去,几次操作都不对,最终消费者诱导商家将付款码发了过去,结果商家损失了1500元。

分析:骗子通常以当日红包上限,索要二维码,并误导受害者将付款码当成收款码。

5.微信盗号

微信好友称手机刷机,联系人的号码没了,索要联系方式,没过多久,对方又发来微信称登录微信需要好友验证,对方获知验证码后,盗取了微信并转账了余额。

分析:微信盗号十分简单,知道账号或手机号,使用验证码即可登录,可以绕过密码。

6.扫码送礼

“扫二维码免费送一桶豆油”,不少网友抱着关注后可以取消的心态,对扫码活动来者不拒,结果个人信息、银行卡号和密码被泄露。

分析:二维码暗藏木马病毒,光从表面难以辨别其是否隐藏病毒木马。

7.砍价到0元

市民参加“砍价”买包活动,只要朋友帮忙,最低可砍至0元,结果在兑换时却被告知活动已经结束。

分析:微信“砍价”是商家常用的网络营销手段,或是骗取个人信息与钱财。

8.微信投票

孩子妈妈参加“萌宝大赛”,不用缴费直接报名即可。报名后,便四处拉票,并花了几千元找人刷票。

分析:此活动可能泄露个人信息,投票链接可能隐藏木马病毒。而且网络刷票方与主办方合作,在后台更改数据,花再多钱刷票,也可能被超越。

9.身份克隆

公司会计被“董事长”拉进新建的微信工作群,群内人员头像都是公司同事。在外开会的“董事长”与“总经理”在群里热聊后,要求会计将公司85万元转给外地一名客户。转账后,发现董事长并未出差。

分析:微信非实名制,任何人都可以把昵称改成你的名字,头像改成你的照片冒充你,从账号上无从辨别真伪。不法分子利用这个漏洞,设置场景层层铺垫,将受害人诱入圈套中。

10.爱心传递

有人捡到高考准考证,大家快转起来。很多好心人和家长不经核实,就转发到朋友圈。有市民拨打转发的联系电话,几秒钟被收取5元话费。

分析:许多人觉得我只是转发而已,真遇上有需要的人,自然会核实。实际这类“爱心专递”的号码多为吸金电话。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