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深化改革创新做实发展文章 大庆石化发挥炼化一体化优势提升发展质量纪实

2018-02-02 10:52:00 信息来源:黑龙江日报 发布者:isen点击量:

黑龙江日报2月2日讯 截至1月26日,大庆石化化工一厂丁二烯三套装置丙炔塔BT-3341已连续稳定运行21个月,创下国内同工艺装置连续长周期运行的最高纪录,有效保证了上下游装置的物料平衡,为企业创效提供了保障。像这样围绕装置本质安全,践行“大平稳就是大效益”理念,取得显著效果的案例在大庆石化公司不胜枚举。

大庆石化公司科学统筹,把挖潜增效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充分把握速度与质量、规模与效益之间的关系,深入开展开源节流、挖潜增效活动,培育创新驱动新引擎,增收创效保持盈利势头。2017年,全年累计加工原油595.76万吨,生产合成氨46.36万吨、乙烯115.83万吨,实现营业收入476.63亿元、利润33.08亿元,经营业绩再创历史新高。

夯实创效基础提升盈利能力

为了减少变更操作,大庆石化不断健全完善生产受控和设备基础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工艺纪律、操作纪律和“四有一卡”生产操作管理制度,加强技术方案管理和工艺参数管控,做到操作过程步步确认,杜绝违章操作和违章指挥。

正视自身短板,认真开展对标分析,明确瓶颈成因,开展技术攻关,优化原料、运行管控和产品结构调整。在装置平稳运行的基础上,以高效、长周期为目标,进行靶向攻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乙烯车间QC小组通过合理调整裂解炉风门开度、提高烧焦空气用量、缩短裂解炉低温烧焦时间等一系列措施,优化裂解炉烧焦操作,降低了装置能耗、延长了裂解炉运行周期。除此之外,采取火炬气压缩机冷却介质改造、裂解炉防焦蒸汽改造、稀释蒸汽发生系统优化等措施,使装置运行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为保证聚合釜、纺丝、回收蒸发线平稳生产,腈纶厂做好长周期数据采集,技术人员进行蒸发工艺流程的优化,通过推行预知计划维修,保证了装置的安稳运行。回收装置长周期顺利实现了19天、22天、30天的跨越,纺丝五条线愈趋平稳。

为了保证丁醇和辛醇单元满负荷生产,化工二厂不断优化水油比、氧碳比、炉温等关键参数,保障气化炉长周期运行,最大限度提高合成气产量。同时,合理匹配装置负荷,尽量做到合成气最小量放空,并依据装置实际单耗、能耗数据,优化原料配比提高原料转化率,降低生产成本。2017年,化工二厂丁辛醇装置气化炉烧嘴连续长周期运行139天,综合能耗247.91千克油/吨、丙烯单耗741.12千克/吨,装置综合运行水平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2017年,大庆石化全部设备完好率99.89%,苯乙烯等9套装置破长周期运行记录,主要装置操作平稳率99.39%,40项能耗物耗指标好于上年同期、19项创历史最好水平;19种产品产量高于上年同期、11种创历史最好水平。

优化产品结构深入挖潜增效

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大庆石化制定并实施《2017年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工作方案》,全年“落子”209个挖潜增效项目。为保证压力层层传递,制定了有效实施方案和进度实施计划,落实到基层,量化到岗位,细化到个人,强化跟踪督办,定期跟踪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落实奖惩机制,把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工作列入专项考核,对实施单位和机关主管部门实行挂钩考核,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全年实现挖潜增效10.11亿元。

细化成本核算,严格费用管控,大幅压缩非生产支出,将具备条件的各项可控费用纳入到ERP系统和集中报销平台管理,严格履行审批制度,严控超标准、预算外费用。在对各单位各部门下达预算指标后,每月跟踪并定期对预算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通报和考核,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应对措施,保障了各项考核指标在可控范围之内。

面对市场需求多变、创效任务艰巨等严峻考验,大庆石化瞄准达产达标目标,充分发挥炼化一体化优势,积极优化产品原料结构,精细安排生产计划,按最佳效益路线组织生产。

通过准确研判市场需求和价格走势,大庆石化在抓好成品油结构优化、降低柴汽比工作的同时,努力生产石蜡23.17万吨,增效6872万元。紧紧抓住国家环保政策对钢铁行业的新要求,积极开拓石油焦作为电池负极材料的新市场,持续畅销的情况,努力增产石油焦,实现增效6138万元。

为了保证合成氨装置最大负荷生产,化肥厂通过尿素装置低负荷运行、阶段性停工等措施,同比多出厂商品液氨10.29万吨,实现增效5829.51万元。通过实施状态监测、设备问题攻关和点滴式精心操作等,保证装置长周期运行,节省检修费用616万元。

大庆石化公司在强化日常管理的同时,大力推进挖潜增效项目实施,通过烧焦蒸汽排放改造、废碱尾气异味治理等技术改造项目,深挖装置创效潜力。

裂解一套装置裂解炉COT测温热偶处结构复杂、保温效果较差,使得测温结果与实际数值始终存在偏差,容易在裂解炉运行末期造成单根炉管结焦堵塞,迫使裂解炉下线烧焦,缩短运行周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技术管理人员将原有的高铝纤维毯保温材料替换为包覆性和保温性更好的珍珠岩粉煤灰,节约下线烧焦费用700余万元。

合成装置是耗能大户,一段炉运行质量直接影响装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面对一段炉炉管过热现象,技术人员根据生产负荷及时调整风机转速,微调炉管火嘴一次、二次风门,保证天然气燃烧充分。合成装置负荷较低,为有效降低装置单耗,大庆石化公司总结以往操作经验,及时关停小空压机和3台闲置变压器,降低生产成本30多万元。

强化科技创新开发高效产品

2017年8月,大庆石化公司塑料厂线性装置顺利生产完成7200吨DQDN3711聚乙烯新产品,成为企业增收创效的新亮点。大庆石化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步伐,精心组织乙烯装置能量系统优化技术,不断开发高性能、高品质新产品。2017年,大庆石化累计放大生产新产品40.5多万吨,同比通用产品增效1.51亿元。

装置多吃配一吨原料,企业就多一吨效益。大庆石化瞄准增收创效目标,充分发挥炼化一体化优势,加大沟通协调力度,利用内外部资源,全力组织油田轻烃、石脑油、丙烷进厂和加工,通过内外部原料资源拓展,优化了化工原料结构,保证优质乙烯裂解装置原料充足。同时,通过科学调整石脑油、轻烃和柴油比例,优化乙烯原料结构,提高双烯收率,使资源配置实现最佳化。

在聚乙烯产品结构上,深入抓好塑料产品结构优化,增产2420D、4506、QL-505P、2480等高效产品生产;聚丙烯产品结构上,通过增产CP35F、T38F产品,增效259万元。此外,茂金属和505P、3711、4506等新产品实现平稳生产,化工整体效益得到提高。

面对国内腈纶市场疲软的行情,腈纶厂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开展产品定制式服务,组织生产适销对路的差异化产品,增加抗起球产品产量300吨,增产长丝产品1.5万吨,累计增效239万元。

CTB-002纤维是大庆石化根据市场需求开发的一种新型纤维,具有超细、柔软以及抗起球的特点,能完全替代市场上流行的“包芯纱”中的粘胶组分,有较大的利润空间。2017年,大庆石化成功放大生产CTB-002新产品500吨,产品经过化验分析,丝束纤偏、强度、疵点、染色数等各项指标均达到预期要求,经过切断、打包、计量后,均运至江浙目标市场。

2017年以来,苯乙烯产品在市场热销,产品价格不断攀升,大庆石化眼睛紧盯市场,积极优化组织生产,通过精细管理、优化挖潜等措施,增产苯乙烯产品。全年生产苯乙烯13.14万吨,同比增加2.26万吨,创历史最好水平,成为企业创效的拳头产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