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讲述龙江灯谜一族痴“谜”故事

2018-03-04 11:12:33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姜文清(右三)和刘劲松(左三)带为灯谜爱好者讲解灯谜

束洪波参加猜灯谜活动

关怡娟和女儿黄冬悦(翻拍)

在中央书店,小灯谜爱好者在参与活动

申士忠(翻拍)

刘劲松

在哈市南岗新华书店,家长带着孩子猜灯谜
 

 

生活报记者薛宏莉生活报记者张宇驰摄

3月2日元宵节,哈尔滨市工人文化宫、中央书店、哈市新华书店等地纷纷举办形式各异的猜灯谜活动,不仅吸引了众多市民,更聚集了大量的灯谜爱好者。他们当中,有人为谜痴狂数十载,有人和灯谜结下三代情缘……今年元宵节前夕,生活报记者就找到了这样几位龙江资深谜人,听他们讲述自己的“痴谜”故事。

六旬老谜家喜爱灯谜数十载

曾被央视邀去做点评嘉宾“说谜”

最近一周,66岁的姜文清十分忙碌。每年元宵节,哈尔滨工人文化宫都会举办猜灯谜活动,他不仅要组织筹划,还要亲自制作、书写灯谜。此外,在中央书店组织的猜谜活动中,他也会和几位资深谜人一起制谜并担任评委。

姜文清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利用业余时间,在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农村天地的《每周一谜》节目里客串主持人,讲授灯谜知识,传播灯谜文化,连续“说谜”二十年。2014年到2016年,央视科教频道推出大型文化益智类节目《中国谜语大会》,每年元宵节现场直播三期,他均受邀担任点评嘉宾。

说起和灯谜结缘,姜文清回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哈尔滨工人文化宫经常举办露天灯谜晚会,每场都能吸引几百人。姜文清说,最初他只是凭灵感猜测,直到后来因“成绩好”受邀加入文化宫的灯谜组,才真正了解到了灯谜和小时候“破闷儿”猜的谜语完全是两码事。谜语多用比喻、拟人等方法打一个实物,而灯谜则是利用文字的音、形、意做别解,如“木兰之子”猜一农作物,木兰即花木兰,花木兰生的孩子,谜底就是花生。姜文清还告诉记者,猜谜与制谜有些像逆运算关系,无论猜还是制都有很多章法需要掌握,其中包含会意、象形、增损离合等三大类几十种,只有熟练掌握才能创作出相对质量较高的谜作来。

大庆70后“网络谜人”

14年组织600多次网上“灯谜擂”

在龙江灯谜圈,姜文清被视为“传统谜人”代表,而47岁的束洪波则是“网络谜人”典型。

“黑龙江兴起灯谜热潮是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因为当时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较少,所以一场灯谜活动能吸引很多参与者。那时大家参加灯谜活动,都是现场形式或者给报刊、杂志、广播电台写信。这些都是最传统的玩灯谜方式。”束洪波说,相较于“传统”,网上玩灯谜规则没有变化,只是阵地不同。

束洪波说,他是在2000年前后接触灯谜的,那时在一个论坛上看到了灯谜,就试着回帖猜谜。后来渐渐发现,灯谜可以原创,这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现在,束洪波是一家“网上猜灯谜互动社区”的社长,除了定期组织爱好者参加全国的各类线上、线下猜灯谜大赛,还一直坚持在“网上社区”组织擂台,每周他会自创或筛选出五个灯谜,发给自己负责的网上社区的谜友,让大家竞猜。从2004年至今,他已累计组织网上“灯谜擂”600多期。

一家三代都是爱好者

母女一起参加猜谜“选秀”

在灯谜圈,不乏一个人玩灯谜带动一家人参与的事例。家住哈尔滨市平房区的关怡娟就是这样一位爱好者。灯谜已经伴随50岁的关怡娟40多年了。她从小跟着父亲猜灯谜,现在又和上大学的女儿一起猜灯谜。2014年,云南卫视推出节目《中国灯谜大会》,母女俩还一起报名参加了比赛。

“在我们家,受外公、妈妈影响,春节全家聚餐期间猜灯谜是常事儿。我更是经常被外公或我妈拉着问,看看他们创作的灯谜咋样。”关怡娟21岁的女儿黄冬悦说。

关怡娟告诉生活报记者,猜灯谜以娱乐为主,即使是全国性的大赛奖品也都是小礼物,但是那年参加《中国灯谜大会》母女俩却捧回了刚刚发售的苹果6手机,“这可绝对是大奖”。两位“谜人”热衷为学生编灯谜以此激发学习兴趣

“村前夜半泉水流,打一个唐代诗人,谁能猜出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诗人及作品。”这是52岁的语文老师申士忠给学生讲课时的开场白。所有孩子的课堂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老师,是李白吗?”一个学生问。他解释说,“村前”是“木”字,夜的一半是“子时”,木加子是李,而泉字里的水流走了,剩下的就是白,所以是李白。这种结合猜灯谜授课的方式,经常出现在申士忠课堂上。“尤其是在夏季炎热的午后,一则灯谜就能让课堂立马变得活跃起来。”申士忠说。

和申士忠一样的还有同样52岁、“痴谜”三十多年的刘劲松。他经常帮一些大企业筹划灯谜活动,期间只要听说学生有可能参加,他都就会专门制作一些涉及古文知识或数理化方面的灯谜。刘劲松说,通过猜灯谜可以激发一些孩子的学习兴趣。对这点,刘劲松感触很深。他说,自己18岁进入工厂,在工会活动中接触灯谜并萌生兴趣。猜制灯谜虽然不用学识渊博,但会接触到各个方面的知识,比如天文地理、诗词歌赋、数理化等,甚至国计民生的大事都可以拿来作为灯谜素材。这也激发了他的学习兴趣。从小时候不爱学习的他,变得很爱阅读、啥都想学,后来他还自学考取了大专和本科学历,也算因灯谜改变人生了。

让刘劲松和申士忠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了猜制灯谜的队伍里,不断弘扬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其实,灯谜到底有多大魅力,能吸引这么多拥趸,只有真正体验过的人才知道!

【部分猜谜技巧】

加字法将谜面中的一个字加在另一个字上。如“请勿入口”,打一字,谜底是“囫”。

减字法将谜面中的一个字减去一个字。如“挥手告别”,打一字,把挥字里的手字部去掉,谜底就是“军”。

离合法将谜面中的某个字先去掉一部分,在合起来。如“无头奇案”,打一字,奇案两个字没有上面的字头,就变成了可和木,组合起来谜底就是“柯”。

方位法谜面中含有方位的词,往往表示一个字的某一部分,合成的字便是谜底。如“指东话西”,打一字,谜底就是“诣”。

象形法根据谜面对字偏旁部首笔画等的形象化描述,充分发挥想象去探索谜底。如“一钩残月带三星,打一字,谜底就是“心”。

会意法领会谜面的意思,想一想哪个字拆开后与谜面意思相扣。如“二次握手”,打一字,谜底就是“观”。

推理法根据谜面意思去推理,往往需要减少或增加某一个字后,方能得知谜底。如“上海晴”,打一字,上海简称沪,没有水,就是去掉三点水,谜底就是户。

【猜灯谜】

夫人去台一个月,打计生名词

(谜底:二胎)

少小离家,打冬奥会项目

(谜底:男子大回转)

阋墙之争已化解,打数学名词

(谜底:内角和)

今年春闱占鳌头,打两种学历

(谜底:本科、高中)

乘出租车乃最佳选择,打三字喝彩语(谜底:打的好)

卧榻而谈,打一个语文名词

(谜底:倒叙)

桃花潭水深千尺,打一成语

(谜底:无与伦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