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京沈高铁将通车 大庆市民坐高铁明年5小时可到京

2018-04-04 12:31:07 信息来源:大庆网  发布者:isen点击量:

艾森网4月4日讯 很多大庆人对2015年8月17日这一天印象深刻。当日,途经大庆市的哈齐高铁正式开通,从此,大家伙儿终于在“家门口”坐上了动车,吃个汉堡的时间就到了省城。今年,哈尔滨到佳木斯的快速铁路将建成通车;同时,哈尔滨至牡丹江的客运专线推进顺利,为年底全线通车奠定了基础。此外,正在建设中的牡丹江到佳木斯的客运专线预计将在2020年竣工通车。更值得一提的是,沈阳到北京的京沈高铁全线预计在2019年开通。

别以为“它们”与大庆无关,这些“高铁大动脉”一旦通车,将大大缩短大庆与外地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届时,会真正实现5个小时到北京,乘高铁将比坐飞机去北京更方便。同时,会使大庆拥有更多连接省内、通往省外的重要经济纽带。

到牡佳的铁路客流超过20万人

大庆、牡丹江、佳木斯作为省内重要的地级市,相互之间往来密切。出于探亲、旅游等目的,人们之间也是来往频繁。4月1日,晚报记者从大庆站得知,到上述两座城市的列车平时日均客流分别在200多人次,遇到节假日高峰期能达到400—500人次;再加上大庆西站、大庆东站的客流,从大庆市到牡丹江、佳木斯的铁路客流全年下来超过了20万人次。

在实际出行中,还有大庆人选择乘坐火车先到哈尔滨再转乘去牡丹江等地。还有不少人选择乘坐长途客车或自驾前往这些地方,如果全部算上,那么一年下来从大庆前往这两座城市的客流可远远不止20多万人次。同样的道理,去的人较多,那么回来的也少不了。

哈佳哈牡等骨干铁路将相继通车

据记者了解,从哈尔滨站出发,经宾西、宾县、方正等到达佳木斯站的哈佳快速铁路推进顺利,快则5月初将进入联调联试,以确保其年内通车。届时,哈尔滨到佳木斯的火车运行时间将从现在的近7个小时,缩短至1小时50分。

同时,记者查阅相关媒体报道发现,西起哈尔滨,东至牡丹江的哈牡客专于今年1月中旬实现全线隧道贯通,为今年年底全线通车奠定了基础。通车后两地的运行时间将由4小时30分钟缩短至1小时30分。另外,2016年11月,连接牡丹江、鸡西、七台河、双鸭山、佳木斯的牡佳客专全线开工建设,这条专线预计将在2020年建成通车。

除了这几条“高铁大动脉”,还有一条京哈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京津冀地区和东北地区的重要纽带——京沈高铁的开通运营也进入了冲刺阶段,全线预计2019年开通。届时,从北京乘坐火车到沈阳,时间将缩短到2小时30分,北京至哈尔滨缩短至4小时可到达。

坐高铁5小时到京明年可实现

从大庆去北京,你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用不了多长时间,很多市民的答案肯定是选择高铁。待京沈高铁明年通车后,北京到哈尔滨只需4小时。目前从大庆坐动车前往哈尔滨基本需要1小时。那么到时候,从大庆坐高铁去首都也就5个小时,这将极大地缩短大庆至沈阳等东北地区主要城市间以及更多区域间的时空距离。

从哈佳、哈牡从时间上带来的便利程度来算,现在你要从大庆站上车,坐快速普列前往佳木斯得需要近10个小时。可等哈佳快速铁路通车后,最快年内你就可以从大庆坐高铁到哈尔滨,然后乘哈佳快速铁路前往,全程坐车时间也就2小时50分钟。而如果是去牡丹江,你现在买了大庆东站到牡丹江的火车票,全程坐车的时间长达7-8小时。哈牡客专年底正式通车后,你再从大庆乘高铁到哈尔滨换乘该专线前往,全程也就2小时30分。按照这样的时间来算,到牡丹江或佳木斯以后,当天打个来回也不再成问题。

带动大庆“经济圈”变得更强大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哈大、哈齐、哈佳、哈牡、京沈、牡佳以及京哈,对于大庆而言,这些快捷的高速铁路对自身经济发展带来的作用不可小视。

业内人士认为,首先,今明两年大庆借助这些高铁“纽带”将会进入一个范围更大、辐射人口更多的龙江经济圈。在全省“东部城市群”在融入“哈(哈尔滨)长(长春)城市群”的过程中,在产业协作、中俄贸易、区域合作等方面会迎来更多发展机会。

其次,有了这些高速铁路,不单单是出行时间极大缩短这么简单,而是意味着大庆会纳入更高层次的中国高铁网。今后,从大庆乘坐高铁出发,半日内、当日到达的城市越来越多。市民的出游圈会变得更强大。同样,也会吸引来更多的外地游客等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