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木兰县明水县探索实施电商扶贫之路

2018-04-07 16:28:00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于秀伟夫妇把自家的淘宝小店经营得红红火火。 本报记者刘心杨摄
 

 

□本报记者董新英

“一个以购代捐套装300元,七彩木兰电商平台上线10天,成交额突破70万元。”这是记者在木兰县采访时,县委副书记徐向峰向记者做的一个展示,这就是木兰县开展“以购代捐”电商扶贫举措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而这一举措的实际受益者是3258户贫困户。

在日前召开的全省扶贫办主任工作会议上,明水县扶贫办主任张天喜走上台前,做了关于发展电商扶贫的典型发言。他介绍,明水县通过把电子商务与庭院经济紧密结合,以“我在乡村有块园、我在明水有亩田、我在明水有基地”系列活动为载体,通过企业订制、电商销售、帮扶责任人助销等私人订制形式,建立稳定销售渠道,使明水县875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走出了一条电商搭台、政府服务、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的特色扶贫之路。

扶贫牵手电商,脱贫筑梦“云端”。日前,记者采访了我省木兰、明水等地探索电商扶贫的路径。

以购代捐 电商“爱心汇聚”

在木兰县,徐向峰对记者说,如何让农民尤其是贫困户生产的农产品实现优质优价?如何实现产销对接?基于木兰县有18个帮扶单位,5万多名职工背后就是5万多个家庭,线上直供的电商扶贫模式就这样策划出来。

徐向峰说,为了更好地推动脱贫攻坚,创新脱贫方式,木兰县打造了“七彩木兰”线上平台,“以购代捐”电商扶贫行动上线15天,线上成交额113万余元。“七彩木兰”微商城的上线,对于木兰来说不仅是一个全新的电商销售平台的推出,更是一种崭新扶贫模式的开启。通过这个平台,一方面可以为哈尔滨市民提供放心食品,达到优质优价目的。另一方面,可持续保障农民增收,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徐向峰告诉记者,在“七彩木兰”上线以后,很多爱心企业也积极参与“以购代捐”活动,有的企业与“七彩木兰”运营商签订长期定点采购合作协议。

电商连接乡村,成为贫困户脱贫的一个可操作形式。据了解,在“七彩木兰”平台“以购代捐”专区,礼盒中的农产品都是经过严格筛选和严苛检验的。网民每购一套礼盒,将有10%的费用用于扶贫众筹款捐给贫困户。以1月中旬的“以购代捐”活动为例,购买人数为3978人,农产品销售额119万余元,提取扶贫专项资金11.9万余元,共有1705户贫困户拿到收益。

 

在木兰县大贵镇红星村,福源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振峰告诉记者,他的合作社有180多户农户,其中贫困户20余户,因为合作社的大米搭上了“以购代捐”电商扶贫行动,今年大米的销售途径拓宽了,好米也卖上了好价钱,贫困户拿到了分红。

网端延伸庭院经济促脱贫

作为黑龙江省“互联网+精准扶贫”第一个试点县,明水县积极探索贫困户增收渠道,县扶贫办主任张天喜对记者说,明水县的电商扶贫是以搭建电商销售平台,把电子商务与庭院经济紧密结合开展的。一根网线连接的是市民与田间地头,一块园田地承载的是田野里的脱贫希望。

张天喜介绍,明水县以基地建设为基础,开辟了贫困户增收途径。推行了由一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具备规范化生产标准、全程监测和追溯体系、品牌和“三品一标”认证、龙头企业依托、线上线下营销渠道、O2O企业直采直供和金融扶持体系等“1+7”基地建设模式。2017年,明水县共建设基地142处20万亩。尤其是针对贫困户实际,开展了菜园私人订制,全县各乡镇和街道共落实核心区16个40281亩,实现了875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300元至500元。此外,明水县注重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延伸了农产品产业链。引进益农实业等五家企业建设年贮藏能力20万吨的集果蔬种植、加工冷藏于一体的冷链仓储项目,以及壹丰公司新上了青仁乌豆油加工项目,推进日月同源公司黑木耳大棚项目和七大菇食用菌公司海鲜菇项目,完善了小包装、精加工、冷链物流等产业链要素,全县农产品加工能力达到35万吨。为庭院经济产业链条延伸注入活力,提供支持和保障。

电商扶贫经济和思想“双脱贫”

发展农村电商,不但要搭建网络平台,更要健全物流网络。在明水县兴仁镇石仁村,开网店的脱贫户于秀伟将电商做得红红火火。几年来,他从销售自家小园的农产品到为村民代销“小园菜”,从贫困户变身脱贫户,还带动了更多村民参与到农村电商中来。于秀伟对记者说,快递和物流走进县城,走进乡镇和村屯,这是他在最初做农村淘宝时不敢想的事,电商企业与贫困村村淘服务站对接,打通了县城至村屯物流的“最后一公里”,农村电商也突破了越来越多的制约。“我是电商扶贫的受益者,更要让这种模式惠及乡亲。”于秀伟对于电商扶贫充满期待。

明水县永兴镇永兴村村淘服务站合伙人李丹丹的“站点”生意也很火。她说,最大的感触就是农村的物流网络越来越健全了,才让农村电商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电商扶贫让贫困乡村的创业者不离地不离乡实现创业梦,让贫困人群守家在地搭上脱贫快车。通过开展电商扶贫,不但激发了贫困人群的内生动力,更培养了他们看市场拓眼界的“眼力”。电商扶贫带给贫困乡村的不但是行动上的大阔步,更是思想上的大变革。电商扶贫,让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变为网络里的近在咫尺,而线上线下的“脱贫故事”更有借鉴意义和示范效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