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黑龙江省绿色有机水稻备耕生产见闻

2018-04-15 19:50:37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尽管今年水稻的收购价要比去年低,但种植万余亩有机水稻的哈尔滨市宝泰隆现代农业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凤兰依旧干劲十足,对今年的收益仍然十分有信心。她对记者说:“由于坚持走中高端路线,生产高品质的有机水稻,我们出产的大米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松北区区长及农业局局长都亲自上阵帮我们搞市场推介。”

  清明时节,记者在宝泰隆合作社位于松北区乐业镇杏花村的基地看到,一袋袋有机肥高高地堆在库房院内,像小山儿似的。基地经理刘金龙告诉记者说:“昨天晚上刚卸车,还没来得及搬进库内。这批货30吨,还有30吨马上到货。这种有机肥是省农科院专家推荐的,以猪粪和草炭为主要原料,促进水稻生长和养地肥地的效果都很好,基地一直在用。”

  育苗大棚内,10多名工人正在忙碌着,有推小车运土和育秧盘的,有蹲在地上摆盘的,有操作拌种机撒土播种的……负责现场的技术员刘长水是土生土长的五常人,种植稻花香的老把式,来宝泰隆合作社已经5年了。他说,种植高端的有机水稻可跟种植普通水稻不一样,从备苗床土开始,浸种、育苗、耙地各个环节都得层层把关,能不用肥就不用肥,能用有机肥就不用复合肥,化肥、农药一点都不用。生产方式也必须精细,比如苗床的准备,一定要铺平压实,让育秧盘摆放平整,这样受光受水均匀,出苗齐长得壮,不易感病;播种密度也要控制好,过稀苗少,过密苗弱,都不行;育秧盘摆放也有说道,要一个盘边紧压一个盘边,俩盘之间不能有缝,要不然缝里边就该长杂草了,还得费人工薅草。

  这些经验,有学来的,也有吃亏吃出来的。刘长水告诉记者,刚开始弄有机水稻大家没经验,苗床上差不多三分之一是草。当时一个棚子就雇了10个人薅草,工钱就花去了1000多块,大家又内疚、又心疼。

  离开乐业基地,记者来到宝泰隆合作社位于万宝镇太平村的另一处基地。这里有4000亩耕地,其中水田3000亩。在这里,记者看到每个育苗大棚门口,都堆着好多袋水稻育苗专用基质,有的棚内正在平整地面,有的棚内已经摆好了育秧盘。

  技术员于波告诉记者,这里全部采用精量播种,先摆盘后播种,再有三天,8.5万盘的育苗就全部结束。为了培育壮秧,预防秧苗生病,基地每年都买专用育苗基质,还根据专家测土结果,增施了炭基肥。于波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常规使用化肥种植水稻,每亩地用量35公斤,费用大约是100元左右;如今种植有机水稻,使用的都是有机肥和炭基肥,每亩地费用在230元以上,成本增加不少。

  对于这些投入,理事长李凤兰一点也不心疼。她对记者说,我们合作社的经营理念就是“一心一意种好粮,只为这碗好米饭”。表面看肥料投入增加了,但农药、化肥、除草剂统统减下来了,水稻的品质上去了,做出的米饭安全营养又美味。由于售价合理,市场也给予这种高端产品很好的回报,这让我们觉得付出再多也值得。合作社成立以来,我们不仅每年都大量使用有机肥,还坚持自发实行秸秆还田,我们的目标是不仅要生产出好米,还要养出好地,实现绿色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据介绍,从2014年成立至今,因为秉承中高端路线,坚持绿色生产,坚守质量品质,宝泰隆合作社迅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如今合作社的基地已经从成立之初的1个发展到7个,面积从3600亩扩大到2万亩,其中有机生产1.1万亩。自2015年第一次参加展销会,每次参展合作社都收获满满。“有机大米一直供不应求,受到市场热捧。我们坚信有机农业的路子走对了。”李凤兰信心满满。(记者张桂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