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冰城“无眼”老人王秉森:心头阳光是我照亮生活的眼睛

2018-04-15 20:00:11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生活报记者于海霞文/摄

2018年的春天即将来临,窗外马上就会是鲜花盛开、莺歌燕舞的缤纷世界,但这一切与他无缘,60多年来,陪伴他的只有无边无际的黑暗……他,从出生那一刻就睁不开双眼,却以自己的方式在黑暗中探索幸福生活。

他,名叫王秉森,现年67岁,是哈市道里区的一名低保老人。

生来没眼睛黑暗里度过60多年

在哈市道里区顾乡菜市场,每天早市、夜市人们都能看到一个双目紧闭的老人,拄着拐杖,拎着购物袋,和其他市民一样挑选蔬菜,讨价还价。“王大爷,今天来点儿啥菜?猜中了给发红包不?”卖菜的大姐们都喜欢和王秉森调侃,她们说,附近的居民和商户都认识王大爷,他一个人居住,买菜、购物、交水电费、修插座、装电扇,无所不能。若非知道老人天生就没有眼睛,这一切还挺令人难以置信。老人的这份坚强、自立,让每一个健全人见了都禁不住赞叹。

清明节前夕,生活报记者来到王秉森大爷的家,目之所及一尘不染,洁净的地板上甚至连根儿头发都没有。“我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心里有一个亮堂的世界,我的生活跟正常人没两样,你们能干的事我都能干。”王大爷一边笑呵呵地说,一边挽起袖子准备做饭,他说一会儿有个九年未见的表妹要来,自己得露一手。记者想帮帮忙,被老人果断拒绝了,洗菜、摘菜、点火、炒菜,每一道工序王大爷都了如指掌,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八道色香味俱全的家常菜全上桌了。

据王秉森讲,自己的老家在辽宁省开源县附近的农村,家里有兄弟姊妹六个,父母以种田为生,他排行老四,也只有他生来就没有眼睛,后来上医院咨询才知道自己患上了一种罕见的基因疾病——无眼症,它的发病率大约为万分之三,一些患儿部分缺少眼球组织,一些患儿彻底没有任何眼球组织。“非常不幸,他的眼眶中什么也没有。”王大爷说,医生的这句话至今还在他的脑海里回荡,他也不明白,是什么样的变异,可以让人没有形成眼睛呢?没有眼睛,等于一辈子都要生活在黑暗里。

心中有“地图”熟记每一处的物体

“一个无眼人要想活下来,就得自立自强,我不甘心做一个没用的人。”为了走出一条生存之路,16岁时,王秉森独自到开源县学按摩,初次来到陌生的城市,身边是轰隆隆驶过的汽车,耳边是各种嘈杂的声响,对于习惯了安静的农村生活的王秉森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挑战,上楼梯要摸扶手,走路要找盲道,坐车去商场都要经过几十次熟悉地形,摔得鼻青脸肿、撞到路人是常事。“走路不长眼睛啊!”“你瞎啊!”每次听到这样的谩骂,性格爽朗的王大爷都会微微一笑:“说得没错,我就这样”。

按摩技艺需要大量实践,王秉森想尽快掌握这门可以养活自己的手艺,就拿自己的身体做练习。生硬的手法难免造成伤害,那段时间,王秉森身上到处都是血印,伤疤叠着伤疤,但他全然不顾,经过两年的学习,王秉森基本自己独立工作,他一天最多按摩几十个人。他说:“我太想成功了,按摩给了自己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娴熟的按摩技艺让王秉森有了养活自己的信心,在46岁的时候他跟随朋友来到了哈尔滨。在举目无亲的城市里,王秉森通过触摸、嗅觉、听觉等去感受这座城市的气息。“我把一切事情都往好了想,今天比昨天强,明天比今天还好,活着就是赚了。”王大爷说,在按摩之余,他开始一趟趟地去道里、道外、南岗溜达,熟悉那里的地形、街路、商场、公交车站,和那里的人交朋友,自己练习着去银行取钱交费、到市场买菜。虽然王秉森没有眼睛,但他心里有一份特别的地图,每去一个地方他都会熟记一些物体和声响,然后再凭经验摸索去找,直到熟悉了解它们。

老人的卧室里有盏3瓦的节能灯,床的正上方有一个拉着明线的三叶简易风扇,都是王大爷装的。从来没有上过学,什么也看不见的人怎么做到的?王大爷说:“我从小喜欢鼓捣电器,当时村里大广播喇叭的线包断了,我就拆开摸哪根线断了,然后再重新接上缠好,打开一听又能响时,特别有成就感。零线、火线我都能摸得出来,从来弄不混线。我的手就像你们的眼睛,另外我还能记得住各种电器的线路和零件位置。现在家里的电器坏了,先拉电闸,然后挨个零件和线路摸,摸着摸着就知道哪儿出了问题。这些年接电、修电器从未出过差儿,更没受过伤。前些天,家里老旧的多项插座接触不好,我拆开一摸,是元件松了,重新弄弄就好使了。”

妻女离世“感谢她们让我幸福过”

“我的生活不是那么凄惨的,也幸福过,所以我很感恩。”据王大爷讲,他刚来哈尔滨时,找了一个盲人老伴,而且带着一个十多岁的女孩,前几年一家三口过得不错,他在外面按摩挣钱,老伴在家做饭收拾屋子,王大爷感到特别温暖。可不幸的是,几年后,女孩得尿毒症去世了,老伴也跟着去世了,家里又剩下他孤零零的一个人了。

好在老伴走时给他留下房子居住,让他老了有个“窝”。老伴去世后,社区为他办理了低保。“每月500多元的低保费,省吃俭用也够用了。”为了省钱,王秉森都去早市和夜市买菜,商贩们都认识他,买啥都让他自己挑。“唬弄我的人不多,到啥时候还是好心人多!”一个人不能烙饼、包饺子,他偶尔下点儿热汤面条,炖点儿白菜、土豆、萝卜。不想做饭时,便索性到楼下吃豆腐脑烧饼,这些生活的小事对他来说都不是问题。

“家里的物件,我都放在固定的位置,基本上一摸就能知道。”平时王大爷喜欢哼着小曲干家务,邻居李阿姨说,王秉森可会生活了,家里用具一样不少,自己还会做菜,总下楼和邻居聊天,生活丰富多彩,基本不求别人帮忙。

“眼没了心要亮人要活个精气神儿”

“人,就要活个精气神儿。”王秉森说,他最喜欢在阳光下散步,感受阳光的温度。自己没有眼睛,60多年生活在黑暗中,心却更明亮。

王秉森是个热爱生活的人,家里养着很多盆鲜花,床上铺着花床单,就连电视都盖着漂亮的布帘。每天散步回来,王大爷喜欢打开电视或拿出收音机,调出自己喜欢的频道,听上几首歌或者听听最近的新闻。过了60岁,王大爷的头发开始花白,邻居告诉了他,他就买盒焗油膏给自己染发。

前不久,王大爷学会了手机微信,盲人智能手机被让他玩得非常顺手,和好友聊天,发红包、听新闻……春暖花开后,他还打算约一些朋友去郊游。

采访结束,走出王大爷家,老人非常熟练地将记者送到门口,挥手告别,不禁让人想起民谣歌手周云蓬的一首歌《如果你突然瞎了该怎么办?》,我们是跳楼轻生给父母打电话不想活了,还是吃饭睡觉一如既往地活着?这个问题,很多人应该问问自己。真有那么一天,我们能不能像王大爷那样积极乐观,对自己说——不要怕,余生快乐就好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