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1205钻井队以钢铁精神迈向新时代

2018-05-04 10:39:07 信息来源:黑龙江日报 发布者:isen点击量: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1205钻井队的党员身先士卒、干部率先垂范,发扬工匠精神,钻研打井新模式。

黑龙江日报5月4日讯 如果把大庆油田比作中国工业的一面红旗,那么,1205钻井队就是缀在旗上最明亮的那颗星。随着一代代石油人薪火相传,钢铁精神不断被赋予新内容,靠着迎风斗雪的钻塔意志,撼天动地的转盘力量,攻坚啃硬的钻头作风,忠诚担当的铁人品格,这支队伍正以无惧困难的开拓精神、精密严谨的科技武装、站高立远的国际化视角,昂首迈向新时代。

千锤百炼锻造出钢铁队伍

距离采油五厂厂部20公里处的杏树岗,醒目的“钢铁1205”大字下,38米高的巍峨钻塔中流砥柱般矗立在大地上。这里,就是闻名遐迩的大庆钻探工程公司钻井二公司1205钻井队的施工现场。4月16日,记者了解到,年初以来,他们已经在这个区块奋战30余天,施工进入收尾阶段,正在进行搬迁的准备工作。

1205钻井队队长赵明涛正在钻塔上巡查。“这些在结束作业时,都要清理干净。油田强调绿色发展,在钻井过程中力争把污染减小到零。”赵明涛指着脚下粘稠的一摊泥浆说。这些泥浆学名钻井液,钻井时注入地下,用来粘住碎石,抽出来达到清理效果。同时,保护井壁防止坍塌,还可以给高钻速的钻头降温。

“打井就是这样,活儿脏、累,经常是一身泥。夏天最热时40℃,冬天零下30℃,但打井从未停止过,也没人叫苦叫累。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以铁人王进喜为榜样,以铁人精神激励队伍,不忘初心,为祖国多打井打好井。”赵明涛自豪地说。

1205钻井队是和铁人王进喜的名字分不开的。上世纪六十年代,这支曾钻透祁连山、在玉门油田创出“月上五千,年上双万”的队伍在王进喜的率领下,怀揣“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雄心壮志,开进了冰天雪地的北国。从此,开始了这支英雄队伍的光辉历程。

历史记录下了一个个不凡战绩:

会战期间,1205钻井队以“不上十万非好汉,不夺冠军心不甘”的精神,创造了15小时38分钟打成一口小“三一井”,22小时钻一口1221米中深井,班进尺721.64米的新纪录;

1966年,在铁人精神鼓舞下,1205钻井队年进尺突破10万米大关,超过了当时美国的“王牌”钻井队和苏联的格林尼亚“功勋”钻井队,成为世界顶尖级钻井队;

1982年,1205钻井队成为全国第一个累计钻井进尺逾百万米的井队;

1989年,他们的钻井总数在全国率先突破1000口大关;

自1990年起,1205钻井队已连续27年实现年人均交一口井的奋斗目标;

今年截至4月16日,1205钻井队已交井18口,进尺28703米,固井、井身质量合格率均达100%。

钢铁精神薪火相传

“迎风斗雪的钻塔意志,撼天动地的转盘力量,攻坚啃硬的钻头作风,忠诚担当的铁人品格。”在1205钻井队会议室的墙上,这四句话全面概括了这支钢铁队伍的精神。

刘德伟是怀着对老铁人无比崇敬的情怀,接过1205队第30任党支部书记担子的。“老铁人因过度劳累,年仅43岁就惜别了这块寄托全部情感的土地,但他战天斗地的无畏精神已经融入这支队伍的血脉。”

这支34人的队伍,平均年龄只有31.5岁,书记和队长两个80后,带着一群90后年轻人,干得生龙活虎有声有色。建队至今获得的300多个沉甸甸的奖项没有压倒这群年轻人,反而成了他们奋进拼搏的动力。每个新入队的同志,都会接受铁人精神的教育,1205钻井队以这种方式,继承和发展着独有的钢铁精神,并使之成为战斗力的不竭源泉。

人们常说:干事情要有股“钻”劲,才能把事情干好。“钻”劲放在1205,更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钻机一开,必定24小时不停。队里分成两个小组,一组连干12个小时再倒班,人歇机器不停。

高晨是个“油三代”,到井队3年的时间,早已经从精神到行动完全融入这个英雄的集体,继承了一股子“钻”劲。“施工时,必须精力高度集中,而且一干就是12个小时,从钻塔上下来时脑袋昏沉沉的,只想睡觉。”即使这样,他也抓紧时间学习,用最短的时间掌握了所需技能,成为合格的钻井工。

进入新时代,钢铁精神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205钻井队针对新形势新任务,克服困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向精细管理要效益、向科学技术要产量。

全队34名员工,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就有12人。其中,来自中国石油大学的硕士毕业生陈建国格外引人注目。“在我们队,再苦再累都没人抱怨,队史上从来没出过一个逃兵。”陈建国至今还记得前任书记王迎春语重心长的话语。这位硕士毕业生,心甘情愿地成为这个英雄群体中的一个普通钻工,并且又凭着自己的知识成为队里的技术员。

“学习的时间是‘挤’出来的,不学就会拖后腿,所以大家的热情都非常高。”刘德伟说。

1205钻井队营造出科技创新的氛围,大家以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为目标,你争我赶。自2000年以来,这个队伍就实现了5次钻机转型。2017年年初,结合油田“一高一低、一升一降”两大现实问题,钻井队探索推行了“精益钻井生产”模式,聚焦控成本、控过程“两个严控”,收集汇总、分析归纳出工序衔接、无效等待等7项主要浪费点,确定109项工序观察点及367项效率影响因素。他们对钻井生产全过程、全要素建立流程看板,探索数字化、信息化钻井,推行电子工程班报表,实行“一趟钻”工程,消除了时间和成本浪费点,将精益钻井管理创新实践作为引领功勋集体科学发展的制胜法宝。

钢铁精神走向世界

“把井打到国外去”曾是铁人王进喜生前的愿望。如今,这个遗愿由他的继承者们实现了。经过多年的开拓,打着DQ1205旗帜的钻井队伍早已走出国门,与国内的团队实现“一钻双机”,在委内瑞拉、印度尼西亚、埃及等国的油田奏响大庆铁军的旋律。

李新民,被称为“大庆新铁人”,曾任1205队的队长。如今,他成长为中东分公司的经理。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仍亲力亲为带领队伍转战在中东各大油田。

当初,这支队伍就是带着新时代钢铁精神走出国门的。一个老国企的队伍走向国际,说易行难,文化、风俗、管理方式种种问题一股脑摆上桌面。经过讨论,员工们迅速达成共识,钢铁的队伍要有钢铁的精神,这是战胜困难的法宝,是其他国外井队不具备的精神源泉,是这支钢铁队伍参与国际竞争的利器。

传统管理方式与现代管理理念结合起来,注重学习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他们根据岗位风险、价值、贡献实行3P管理,有效调动了职工积极性;建立了安全隐患识别体系,实现了“零事故、零损失、零伤亡”;按照绿色钻井、环保施工的标准,拿到了进军国际钻井市场的“通行证”,并在2006年成功进入了苏丹钻井场。 2008年,1205钻井队承担了被苏丹方面视为老大难的3/7区块水平井的施工任务,并实现了在该区块连续施工10口水平井,口口全优的好业绩,先后被苏丹能矿部两次授予“钻井杯”和奖状。

2013年,1205钻井队转战伊拉克哈法亚油田施工,凭借过硬的作风、精湛的技术、高标准的施工,很快就在哈法亚油田站稳了脚跟。第二年,他们又凭借严谨设计,确保了施工顺利进行,比设计提前12天完钻,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还赢得了甲方高度赞誉。

正是靠着无坚不摧的钢铁精神,1205钻井队不断续写着辉煌。从建队至目前,这支队累计打井2302口,累计进尺280余万米,相当于钻透35座珠峰,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绝无仅有,成为当之无愧的一支钢铁队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