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访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奉臻

2018-05-05 19:30:3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也是《共产党宣言》诞生170周年。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于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缅怀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重温马克思的崇高精神和光辉思想。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作为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的徐奉臻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积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声情并茂地解读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

  徐奉臻介绍,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相对于特定历史条件下所作的个别理论判断和具体结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普遍的、根本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之后,徐奉臻感触很深。她说,习近平总书记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的生平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且把这些原理归纳为供我们学习的具体方面。包括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思想等。作为思政课老师,我们要认真系统学习,扎扎实实下功夫学精悟透用好。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这样的表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民本情怀,而且与马克思主义的民本立场相吻合,为我们系统地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徐奉臻说,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有助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闯关过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中,都蕴含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智慧。”徐奉臻举例说,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有机构成,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原则。普遍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殊性是中国具体的基本国情。比如,新时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变和不变的统一,变就是社会矛盾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变就是历史阶段不变,基本国情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在世界的定位还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再如,“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原则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当中原本就有的,但这次又有了新的阐述,有助于说明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有助于理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变,但马克思主义具体原理要中国化,强调的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徐奉臻说。

  徐奉臻表示,运用马克思主义,需要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凝心聚魂,坚定全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不断提高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理论思维能力和思想政治水平,回答“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前进”等核心时代问题。不断提高全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能力,把马克思主义变成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

  “阅读原典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逻辑起点。”徐奉臻建议,要引导青年学生阅读原著,真正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聆听时代的声音,侧重直面问题的“看”;运用马克思主义解读时代,切中时代的问题,侧重研究问题的“思”;运用马克思主义引领时代,回应时代的呼唤,侧重回答问题的“做”。克服空泛化、边缘化、标签化、实用化、简单化,避免远离马克思“谈”马克思,远离马克思“思”马克思,远离马克思“信”马克思。(记者薛立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