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七台河80后夫妻开着房车看世界:诗和远方就是我们的家

2018-05-20 22:10:15 信息来源:生活报 发布者:isen点击量:

  生活报5月20日讯 他叫徐光大,今年36岁,曾是七台河市最大的国有企业里,一个工作较为清闲的货场管理员;她叫马慧,比丈夫徐光大小一岁,曾就读名牌大学建筑学专业,毕业后在家乡发改委当了一名公务员。

  2013年,早在“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成为流行语之前,夫妻俩便双双辞职,开着买来的二手房车,带着两岁的女儿诺诺踏上了旅程。五年多来,他们靠拼载、公众号打赏等筹集路费走遍了34个国家,从一家三口走成了一家四口……

  夫妻辞职买房车旅行 周围人以为他俩“中彩票了”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马慧非常喜欢这段话,它出自美国华裔作家伍绮诗的小说《无声告白》。

  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马慧并 不知 道什 么才 是“真 正的 自己”。她性格温婉,从小成绩优异,是家人眼中的乖乖女,而青梅竹马的丈夫徐光大性格刚好与她相反,他是个热血青年,动手能力强,喜欢旅游。

  2011年,女儿诺诺出生后,徐光大辞了职,坚持要去实现自己的梦想——骑自行车去西藏。马慧不同意但又拦不住,只好放他走。徐光大每天向妻子报告行程,并把一路骑行的照片发给她看,没想到,这些美景却意外地激活了马慧那颗原本渴望安稳的心。

  在川藏线上,徐光大遇到了一个老头儿,拉着板车旅行了30年。这让爱折腾的他仿佛找到了“精神偶像”,回来后,徐光大跟妻子说:“其实我们可以活得大胆一点儿。”2013年 2月,夫妻俩连凑带借,花13万元买了一辆二手房车,打算去环游世界。买车之前,家里的老人极力反对,理由听起来很充分:“买房子每天都在升值,买房车每天都在贬值。”说是房车,其实他们买来的只有车壳,里面没有水电设备和家具。徐光大很快发现,起初反对买房车的父亲和岳父,此时来了兴致,于是三个人一起搞起了装修。

  他们花3万元摸索着改装房车,安装了镜柜、集成灶和榻榻米,还买了两块太阳能电池板供电。出发前,马慧问丈夫:“我们现在穷得只剩梦想和勇敢了吧?”徐光大笑道:“那就让我们用勇敢去实现梦想吧!”

  2013年9月中旬,夫妻俩载着宝贝女儿出发了。很多认识徐光大和马慧的人知道他们不是有钱人,也不是富二代,此前一直住在7万块钱买的小阁楼里。于是,坊间便有了这样的传闻:“这两口子肯定是偷偷中彩票成了暴发户,要不怎么可能有钱环游世界?!”

  靠拼车、打赏攒旅费 一家人穷游34个国家

  “前几年,为了赚旅费,我们在网上招募同行的人,曾经有54个人搭乘过我们的房车。”马慧告诉记者,从2013年到2014年,他们开着房车几乎走遍了中国,一路走走停停,累了就把房车停下来,有时停靠在海边、沙漠,有时停在草原、山顶或者小河旁。

  在旅途中,马慧开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名叫“房车小公主的环球日记”,分享一家人的旅行故事。渐渐地,粉丝多达5万人,很多人会在文章后面打赏,而这些钱也帮助他们越走越远。走遍中国后,他们又带着被翻译成英文的驾照去做公证,开车去了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并于2016年5月从满洲里出发,途经俄罗斯进入欧洲。一家人历时137天深度游走13个国家,行程1万6千公里,最远到达过非洲的摩洛哥。

  五年多来,这个幸福的三口之家,陆续穷游了34个国家和地区,他们在瑞士的山顶俯瞰风景如画的小镇;在德国新天鹅堡附近的森林里采蘑菇摘树莓、在莱茵河谷玩泥巴;在迷你小国列支敦士登山顶的城堡上看美丽的国庆烟火;在摩洛哥海边光脚追落日……多数时间,他们开着房车专挑人少的地方走,有些地方甚至很多游客从未听过。

  马慧在日记里调皮地写道:“这是为了有一天,我们可以臭美地说‘有一条小路,只有我们知道’。”

  有美景也有险情 曾在荒郊野外被狼狗狂追

  马慧大学时过了英语四级,在国外可以简单地交流,办签证时偶尔会用上翻译软件。而到了非英语国家,一般由徐光大出马,当然主要是靠肢体语言,马慧笑道:“我老公特别擅长比画,对方总能看懂他的意图。”

  为了节省开支,他们在国外旅行时很少去外面吃饭,而是在房车上囤了不少中国的调料、挂面、东北大酱和大米,买菜一般只去当地的小菜店。有时,他们用从家里带过去的咖喱、在路上买的土豆黄瓜和路边采摘的苹果,就能凑上一顿饭。

  “拿瑞士来说,那边消费很高,我们三天从苏黎世到卢塞恩再到少女峰,才花了36瑞士法郎,相当于260元人民币,创下了我们亚欧非旅行中的最低消费纪录。”马慧说,由于吃住都在房车里,他们省下了不少钱。她习惯边走边记账,记者在她的账本里看到:一家人的罗马游花了人民币610元,在布拉格花了1260元,在葡萄牙花了791元,在德国花了718元,其中大部分开销用来加油和买果蔬。

  当然,这一路上不只有美景相伴,偶尔也会遇到险情。比如,车子抛锚、GPS失灵,单反相机和笔记本电脑被盗。他们在荒郊野外徒步时曾被狼狗狂追,靠学狼叫脱险,也曾遇到过想要骗钱的德国假警察,靠假装听不懂话让对方无法得逞,全家还在摩洛哥患上了急性痢疾,好在找到了一家小药店。最惊险的一次,是在泰国皮皮岛,诺诺顺着小山坡追小猫时走失了,幸亏岛民关店门帮忙找孩子,最终在一个酒店的泳池里,发现小丫头正跟游客一起游泳……

  “孩子这么小,带她出去有意义吗?”

  五年来,经常有人问马慧:“孩子这么小,带她出去有意义吗?”在马慧看来,旅行不是为了让孩子记住什么,而是带孩子去感受这个世界,让她小小的心灵变得更大气。马慧觉得,孩子所走过的路,也许没有成为她的记忆,但却用另一种形式,化作她性格中的一部分。

  诺诺曾上过天津卫视的一档节目,这个落落大方的小姑娘,给很多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就连素来犀利冷面的主持人涂磊都对她非常欣赏。诺诺活泼开朗,不怕脏、不怕虫,无论男女老少她都能聊上小半天。她心里没有界限,甚至一度分不清国内国外,她眼中的世界,无非是从一个美丽的地方到另一个美丽的地方。

  诺诺没上过幼儿园,房车里有小黑板和粉笔,妈妈教她语文数学英语,陪她读书,爸爸教她骑车、滑冰、搭帐篷、做饭。去年6月,夫妻俩在旅途中还给诺诺添了个小弟弟,因为他们都不是独生子女,所以也想给女儿找个伴儿,同时分担一些赡养压力。

  “其实,我们原本打算一直走下去的。”马慧坦言,直到今年诺诺说她想上小学,一家人才停了下来。他们决定尊重女儿的意愿,并落脚杭州,在房车营地租了一个房子。徐光大找了一份工作,马慧暂时在家带两个小孩,有出版社主动联系他们,马慧抽空整理游记,准备今年出本书……

  上个月,诺诺通过了杭州一所私立小学的面试,打算今年9月入学。虽然,一家人暂时中断了旅行,但他们环游世界的梦想并未终止。

  “虽然不知道下次长途旅行会是什么时候,但我们下一站打算去美洲逛逛,我们想要走遍所有房车能开到的地方。”马慧笑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