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冰城鸳鸯拍客:镜头里镜头里有他们爱的注视

2018-05-20 22:10:57 信息来源:生活报 发布者:isen点击量:

  生活报5月20日讯 夏季的哈尔滨兆麟公园,每年都有“两道”独特的风景:一个是在城市中心公园安家落户、繁衍生息的野生鸳鸯,一个是举着“长枪短炮”拍摄鸳鸯戏水、交配、跳巢等画面的摄影爱好者们。

  据说,野生鸳鸯“落户”兆麟公园至今二十余年,数量不断增加,“今年至少有45只鸳鸯常驻,历年最多”,繁育数量也从一窝变成了近十窝。

  喜欢栖息在山地、森林的河流、湖泊、水塘旁的野生鸳鸯能够在城市一隅“扎根”,又是千百年来传说“双栖双飞”象征的爱情鸟,自然吸引了一众摄影爱好者相机定格美好。可是,年年如期而至,小小的鸳鸯为何能吸引住从老叟到娃娃一众摄影爱好者年年跟拍呢?这背后又承载着哪些人与鸳鸯的情感故事呢?

  因好奇去看野生鸳鸯 竟意外成“铁粉”

  对于55岁的孔祥令来说,兆麟公园的鸳鸯,一举一动都是入镜佳选。戏水交尾、结伴飞翔、湖边小憩……但其中以交尾和跳巢,尤受她和众多摄影爱好者喜爱。

  “交尾就是交配。两只鸳鸯产生情愫后,在湖中戏水,雄鸳鸯会竖起头部艳丽的冠羽,伸直颈部,好像是在炫耀自己有多帅气。这时,雌鸳鸯也会底下头示爱,看似情意绵绵。几分钟后,原本一前一后戏水的‘小情侣’突然并肩徐徐游于水面,并不时将嘴浸于水中,这是它们马上就要交尾的预示。紧接着雄鸳鸯会跃伏在雌鸳鸯背上,用嘴衔着雌鸳鸯的头羽,进行交尾。”孔大姐说,因为雄鸳鸯色彩艳丽,雌雄鸳鸯在一起又立刻让人想起了“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爱情传说,所以备受摄影爱好者青睐拍摄。

  还有雌鸳鸯带着雏鸟跳巢,一个个毛茸茸的小家伙跟着“妈妈”从高高的树洞往下跳,镜头里它们纵身一跃的画面,简直就是“萌”值爆表。和所有爱好者一样,已经做了四年鸳鸯拍客的孔大姐,除了去年由于照看小外孙没来,几乎是一到夏天就“长”在了兆麟公园。鸳鸯频繁活动的时间一般在清晨和下午,所以鸳鸯拍客们常常早上五点左右就来到公园,一直拍到八九点钟才离开;下午三点到五点有的鸳鸯也会出来觅食、戏水,加之光线利于拍摄,所以还会吸引部分拍客再来。

  其实,最初孔大姐只是听说兆麟公园里有野生鸳鸯,觉得好奇便来看一看。没想到这一看,既被举着“长枪短炮”的摄影爱好者震撼了,也被镜头里或绚丽、或缠绵、或萌态可掬的鸳鸯吸引了。

  “我丈夫是人像摄影爱好者,家里正好有多部摄影器材,我就拿来一个跟着拍。结果,越拍越喜爱,越拍越痴迷……”

  钟情拍摄鸳鸯“跳巢” 天天上午守候连等半个月

  兆麟公园里的拍客们,拍鸳鸯时间长的八九年,拍的时间短的也有三五年了。尤其是这几年,随着公园里的鸳鸯越来越多,鸳鸯拍客的人数也在不断增长。

  “平时每天早上能看到二三十位拍摄者,等雏鸟跳巢的六七月份,最多时可以看到上百人,还有从大庆、辽宁慕名而来的。”一位在兆麟公园拍摄鸳鸯的七十多岁的摄影爱好者说。他们这些拍客普遍是中老年人。几乎所有的鸳鸯拍客都钟情于拍摄跳巢。而他们的预判,往往是从鸳鸯产蛋和孵化开始的。

  “产蛋和孵化,雌鸳鸯进出鸟窝的时间和频率是不同的。产蛋在窝里也就停留十分到二十分钟就飞出来了。雌鸳鸯产蛋不是一只鸟专属一个窝,而是有可能多只鸳鸯都在同一个窝里产蛋,最后由一只雌鸳鸯完成孵化。所以如果发现有鸳鸯频繁进出鸟窝,肯定不是在孵化。如果是已经开始孵化,雌鸳鸯只会在早晚相对固定的时段飞出来觅食、洗澡,然后快速飞回窝里。”老人家说,鸳鸯拍客要通过观察诸如此类的一些特点,并相互佐证,大致判断出每个窝里鸳鸯开始趴窝孵化的日期,然后根据“鸳鸯属于鸭类,孵化期一般28-30天”的属性,向后推算出雌鸳鸯带着雏鸟跳巢的时间。

  “这个预判的过程,是最有乐趣的。”一位摄影爱好者坦言,如果最终验证了自己的判断,那他们就更兴奋了。可是,要拍跳巢只是这样还不行。判断出了日子,却不知道具体跳巢的时间,这就需要鸳鸯拍客起早到公园蹲守了。他们架着相机,观察这雌鸳鸯的探头情况,一旦跳槽立马抓拍。有的时候因为误判,可能天天从早到中午守候,等半个月才能拍到。有时,两个窝同时跳,或者起身上个厕所的功夫雏鸟就跳巢了,苦等一夏天,一张跳巢没拍到的遗憾也是常见的。

  怕近距离拍照打扰鸳鸯 有人花费四五万元换相机和镜头

  在城市的中心公园里,能看到野生鸳鸯,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馈赠”,所以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保护着野生鸳鸯。公园里有一个被称为“鸳鸯奶爸”的小伙子,大家都叫他“小车”,每天义务到公园里给鸳鸯投食,曾用4个月时间记下了2200小时的鸳鸯观察日记。公园里还有一个叫“老李”的人,原来在机关做后勤工作,现在退休天天义务为鸳鸯“做后勤”:怎样让鸳鸯住的更“舒适”?如何在鸳鸯跳巢期间不被声音惊扰?原来鸳鸯在山地森林跳巢时,地面都是腐殖质,比较松软,现在在公园有的鸳鸯巢下是水泥地,是不是应该给小鸳鸯铺垫草防摔伤呢……“老李”几乎天天都在琢磨这些。还有一个叫李枫的东北林业大学的鸟类专家,从野生鸳鸯第一年在兆麟公园“安家落户”,他就一直关注它们。把野生鸳鸯当成兆麟公园一张名片的园方工作者,也在尽力保护和为鸳鸯们营造“常驻”的适宜条件……

  哪个人离得太近拍摄鸳鸯,或者哪个游人有对鸳鸯的不文明之举,大家会出来制止。68岁的鸳鸯拍客夏云龙,更是在一次“小鸳鸯艰难一跳事件”后,当机立断,花四五万元更换了适宜更远距离拍摄鸳鸯的相机和镜头。原来,2016年6月底,鸳鸯拍客守望多日的兆麟公园第三窝鸳鸯要跳巢了,可是由于与围观人群距离太近,雌鸳鸯犹豫了3个多小时也没有跳巢。最后是因为一只小鸳鸯被挤出来掉到了树下,雌鸳鸯这才被迫跳巢。当时就站在第一排想拍摄的夏云龙回忆说,那次事件后,他当即决定要换一个可以在更远距离拍摄鸳鸯的设备。

  11岁“小铁粉” 鸳鸯习性说得如数家珍

  在兆麟公园的鸳鸯拍客中,还有一个小女孩格外引人注意。只要一有空,她就举着自己的小数码相机拍鸳鸯。

  小女孩并不追求摄影作品的用光、清晰度等。她只是随意地拍下鸳鸯,然后把自己从书上看到的鸟类知识对照着照片验证。

  “在秋天之前要分辨小鸳鸯是雌雄,必须观察它的嘴,嘴要是呈红色就是雄鸳鸯,要是雌性就是深黑色”,“雄鸳鸯身上有帆羽,当年的成 年雄 性帆 羽没 有老 鸳鸯 的大”……说起鸳鸯小女孩滔滔不绝。

  女孩名叫刘芸畅,今年11岁,是兆麟 小学 四年 级的 学生。芸畅的妈妈于锐说,女儿从小就对鸟类知识非常感兴趣,上小学前就开始举着自己的“小数码”在兆麟公园里拍鸳鸯了。让妈妈哭笑不得的画面是,偶尔能看到女儿或对着少不更事、往鸳鸯湖里扔石头的“小小孩”喊道:“你这样是不对的,你会吓到小鸳鸯的”,要么就是对着比她高一头,对鸳鸯有不文明行为的大男孩喊道,“你要是再不听话,我就去告诉XX人,他一定会批评你的”。于锐说,平时女儿是一个非常乖巧又有一点儿胆小的女孩,她都不知道面对比她又高又壮的大男孩,女儿是哪来的那么大的勇气。就像鸳鸯妈妈保护小鸳鸯一样。既可爱、好笑,又让人捏一把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