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东极”抚远:合作社从单打独斗向全产业链转型

2018-05-26 22:08:3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哈尔滨5月24日电题:“东极”抚远:合作社从单打独斗向全产业链转型

  新华社记者李凤双、管建涛、王建

  从单打独斗到成立合作联社,从单一种植到“种植+科技+仓储+加工+品牌+市场”全产业链,在“中国东极”抚远,当地农民种植合作社正“破茧成蝶”,不仅提高了市场抗风险能力,而且增加了农民收入。

  由于高纬度、积温低,抚远市的农民曾无法种植水稻,2015年由农业技术专家领衔,抚远市东安村成立了水稻合作社,先进的育秧技术让种植水稻不再是“梦”。

  在东安村一块水稻田里,农民正忙着插秧,装满秧苗的四轮车停在路边。与往年不同,记者发现,在育秧车间的牌匾上写着玖成高效合作联社,而在一年多前还是玖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

  带着疑问,记者找到玖成高效合作联社理事长刘勇。据他介绍,玖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水稻种植技术上具有优势,而高效种植合作社具有较强加工、市场营销能力。为了形成合力,发挥各自优势,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2016年11月玖成高效合作联社成立。其成员由原来的38户82人发展到现在的126户366人,规模经营面积34300亩。

  回想起2015年水稻种植遭遇的损失,刘勇还历历在目。“当年由于水稻种植技术不太懂,没有种植经验,第一年就造成较大损失。”刘勇总结了教训,合作社单打独斗就会缺少后劲,没有龙头企业带动,就像漂筏子,涝了漂起来,旱了动不了。

  玖成高效合作联社的成立解决了刘勇的烦恼。抚远市农业局副局长王刚说,合作联社既是合作社规模的变化,也是向高效优质农业发展的思路变化,可以让农民按照需求,统一品种,加工完之后,形成统一品牌,统一开展营销闯市场。

  刘勇经营着一家57万吨的仓储企业,还有一家大米加工企业。目前,通过双方优势的发挥,一二三产业融合,合作联社形成了“种植+科技+仓储+加工+品牌+市场”的运营模式。

  王刚表示,合作联社在推广展示先进种植技术,引进、实验、筛选新品种以及农机装备展示等方面为抚远市农业生产起到了示范引导作用。

  “现在模式运营非常好,从生产、加工到销售,我们形成了全产业链,抗风险能力大大提高,市场有点波动,对我们来说没啥影响。”刘勇说,合作联社还加大了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在田间打井架线,从种植上来说,旱了可以实现灌溉,涝了可以将水排出去。

  去年,抚远市部分地区发生稻瘟病,20多户成员受灾。据合作联社成员刘延辉介绍,合作联社在收购、加工、销售等方面都予以特殊政策,把受灾农民的损失降到了最低,尽管品质产量受到影响,但收入影响不大。此外,合作联社的仓储和加工企业,还带动当地198名贫困户人口就业。

  “这是我们开发的新产品发芽糙米,它与一般的大米相比,含有更高的营养价值。”2017年底,合作联社和黑龙江省科学院合作,成立了东极高科功能食品有限公司,可生产发芽糙米、米粉3000吨。刘勇拿出精包装的发芽糙米对记者说,下一步合作联合社重点瞄准了健康、功能性大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