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小兴安岭又热闹起来了

2018-05-26 22:10:2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哈尔滨5月24日电题:小兴安岭又热闹起来了

  新华社记者王松、杨思琪、董宝森

  “小火车满载木材,冒着蒸汽驶出林场,全国各地哪里需要,就运往哪里。”回忆起20世纪90年代小兴安岭的火热情景,老伐木工人张茂林很是激动。

  那时,伐木工的拉锯声、搬木材的口号声、蒸汽机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响彻林海雪原。直到2014年,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忙碌、喧嚣了半个多世纪的广袤林海归于平静。

  “以后要靠什么生活?”和张茂林一样的数以万计的林场职工放下电锯,陷入了沉思。林区转型,对他们来说也是一场生存转折。

  而今,4年过去。再度进入小兴安岭林区,迎面而来的是满目的绿色和不绝于耳的鸟鸣,清风夹杂着松香,沁人心脾。

  “树长高了,环境变好了,这里又热闹起来了。”张茂林喜滋滋地说。

  停伐后,植被不断恢复,小兴安岭再次成为动植物的乐园。5月伊始,云雀、花鼠在林间跳跃,老山芹、猴腿儿等多种知名或不知名的山野菜茂盛生长,一茬接着一茬。不少林区人前来“采山”,每卖出一斤野菜就能有十几元的收入。

  在伊春市上甘岭区的木耳产业示范园区,310栋木耳大棚里,白花花的菌包刚刚“落座”。几个月后,这些品质优良的木耳将迎来大丰收。当地一位负责人介绍,去年上甘岭区共培植木耳2000万袋,产值达到6060万元,今年又有所增加,职工们的腰包将变得更鼓。

  随着夏日到来,凉爽的气候、清新的空气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避暑、“洗肺”。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欣赏小兴安岭早晨的浓雾和壮阔夺目的日出。

  来山里的人络绎不绝,当地的农家乐也越开越多,生意十分红火。在伊春市上甘岭林业局的溪水经营所,一排沿街的农家乐规划整齐,很是气派。55岁的刘凤英就是其中一家的女主人。

  去年,刘凤英和丈夫把家里的六间房屋和小院重新装修,配上洗衣机、热水器,开起了民宿。至今,她已经接待了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等多地的游客。

  “很多游客转完山,就来吃地道的东北菜。”刘凤英说,红烧鱼、排骨炖豆角、小鸡炖蘑菇,这些她拿手的农家菜很受欢迎。几天前,去年曾在她家住了一个多月的一对南方老夫妻,又通过微信预定了今年夏天的房间。

  像刘凤英这样的农家乐已经成为林区绿色转型的一个标志。据统计,去年伊春市上甘岭区共接待游客25.9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9亿元,同比增长三分之一左右。

  产业兴、旅游旺、人气壮,如今的小兴安岭又恢复了曾经的热闹。眼下,这里正在拓宽、延伸的公路将连向伊春机场,把山上丰富的物产送往山外的餐桌,也将带来越来越多的四方游客,再次奏响欢乐的山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