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女子想开养老院 每月8分利息为饵非法吸存77人210万

2018-05-26 22:16:4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25日,哈尔滨市平房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涉案77名群众因受高额利息引诱,向某公司存款共计210万余元。据悉,自2016年以来,平房区非法集资案件呈多发趋势,总涉案人数3400余人,涉案总金额高达1.6亿余元。

  本案中,被告人马某为黑龙江某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法人,以公司要在绥化建老年公寓为名,在平房区设集资点,以每月8分利息为诱饵,向群众宣传集资。据投资人杨某称,“我看到有人发传单,就找到这家公司,公司的讲师告诉我,投资这家公司可以参与国家援助的养老产业项目,有高额回报,而且这家养老院以后会对投资人开放,等我们老了都能去住。公司经理马某还和我们说,借钱期限是3个月,每月返8%的利息,还给我们写了欠条。”就这样,自2015年4月至2015年9月期间,马某共向77名群众,吸收存款约219.6万元,返还利息约9.6万元,实际损失约210万元。

  庭上,满头花白发,已经57岁的马某从始至终都是认罪的态度。据马某的辩护律师黑龙江北斗律师事务所律师万俪称,马某做过建筑材料生意,她确实将所有吸存款用于养老院的建设。在最后的陈述阶段,马某说,“在看守所的231天里,我每天都在后悔、反思,怪自己不懂法,我相信卖掉商服,一定能还上欠大家的钱!”

  对于案件的结果,平房区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张立新表示,“如果马某真能如其所言,卖掉名下3000平方米商服,偿还吸存款项的话,有望获得缓刑,但是具体案件细节还有待法庭进一步调查核实,案件将择期宣判。”

  怎么判断集资诈骗和非法吸存?

  张立新法官提醒,对一些以高额回报、快速致富、低成本高收益等口号兜售高息存款、投资项目等行为时,一定要警惕暴利诱惑,谨防投资陷阱,远离非法集资。

  集资诈骗罪是行为人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意图永久非法占有社会不特定公众的资金,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行为人只是临时占用投资人的资金,行为人承诺而且也意图还本付息,一般民间借贷利息在24%以下,不会以高额利息为诱饵。(记者孙海颖文/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