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哈尔滨抚顺街有家公益餐馆 老人环卫工免费吃四菜一汤管够

2018-06-01 15:31:04 信息来源:生活报 发布者:isen点击量:

   生活报6月1日讯 都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在哈市道里区抚顺街却有这样一家素食餐馆,名叫“雨花斋”,主要为空巢老人、残疾人、特困户、环卫工以及附近找工作的人提供免费午餐。每天有超过150人来这里吃饭,四菜一汤,来了就管饱,不收一分钱。这样的爱心义举,这家免费素食餐厅已经坚持了近四年,每天11点到12点,任何人都可以来免费用餐。

  每天接待150人 老人来得最多图个热闹吃个放心

  5月31日上午,记者来到雨花斋,看到门前十几个圆凳上坐满了排队的人,室内两张方桌旁也整齐地摆放了若干圆凳,前来就餐的老人有序地等待着午餐,七八位义工正在忙碌着。记者看到,当天的餐食包括木耳炒胡萝卜、炖豆腐、角瓜土豆片、茄子炖土豆,还有热腾腾的发糕和汤。大家端着打好的饭围坐在桌旁,热闹地吃起来。餐桌上的气氛很好,大家边吃边聊着家常,义工们也会参与其中,“大家真的像家人一样”。

  每天来免费用餐的大概有150人左右,最多会达到200多人,其中老年人占绝大部分。雨花斋负责人之一李秋玲说:“我们做素食餐厅一是因为成本原因,二是素食营养丰富,且相对清淡,更符合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据了解,这里有的老人,子女常年在外地,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回哈。老人其实不缺钱,自己也能做简单的饭菜,但到这里和大家一起吃午餐,觉得没那么孤独了,笑容也多了。李女士说,因为靠近人才市场,很多务工的年轻人也会来用餐,既节省费用,又卫生放心,还有一些环卫工也会来,比较赶时间的工人或残疾人,可以优先用餐。

  义工从早晨忙到下午 来吃饭的也帮干活

  在雨花斋的义工中,从10岁的小孩到60岁的长者都有,他们都愿意做传递爱心的人。

  李女士告诉记者,义工每天早上五点钟就要到达雨花斋,先发面,然后去市场采购新鲜蔬菜,顾不上休息便又开始洗菜、切菜、蒸发糕或馒头、炒菜、熬汤等,还要清理、摆放餐桌和圆凳。为了保证每位“家人”都能吃到热乎乎的饭菜,义工们提前将做好的饭菜放在大型保温箱中,随吃随盛非常方便。

  一位50岁左右的阿姨对记者说:“这些义工每天都太辛苦了,从早上五点钟到下午都没空休息,我一开始在雨花斋吃午餐,现在也开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希望能分担一些,感恩社会中这些传递爱的人!”义工王女士说:“我在这儿做义工两年了,退休后一直在家,知道雨花斋需要义工就过来了。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很开心。每个义工对来用餐的人都非常友善,也会结交到一些有爱心的朋友。”

  10岁小朋友捡碗筷跟着妈妈做公益

  记者在雨花斋看到一位10岁的小朋友,一直在帮忙捡碗筷送到后厨。经了解,小朋友是和妈妈一起来做义工的,而妈妈孙女士已经做了近三年了。孙女士告诉记者,自己通过朋友了解到雨花斋,一开始是捐一些家里用不上的全新碗筷、锅具等,后来一有时间就会来帮忙。“我家有两个孩子,小儿子上学不久,我就趁他休息和寒暑假时,带他一起来做义工。我希望给孩子传播公益的思想。”孙女士说孩子来做义工后有了很大的改变,对家里的老人更加尊敬了,家里的家务也会主动分担。

  记者了解到,哈市一些中小学校的老师也会鼓励学生到雨花斋做社会实践。李女士说,在雨花斋你会看到平时嘻嘻哈哈的孩子也有很认真的一面,家长给我们的反馈也非常好,都说孩子的进步很大。

  爱心人士捐赠 做义工小店已坚持近4年

  从早期在嵩山路比较小的店面,到现在扩大面积的抚顺街店面,从最初17个义工到如今百余位义工,小店的爱心午餐从未间断,反而集聚了越来越多的能量。李女士说,雨花斋在哈尔滨已经快四年了,是身边很多有这种意识的人集结起来做的。“初期也很难,需要的花销很大,都是义工们自掏腰包。”

  在店里,义工都是免费服务,用的米、面、油、菜很多都是爱心人士捐赠的。四菜一汤加主食,雨花斋每天的食材费用基本在200多元,再加上水费、电费、煤气费等,“都来自善心人士的捐助”,每天会有7至10位义工在雨花斋忙碌。

  如今,雨花斋“互助、奉献和感恩”的理念和规模在不断扩大。李女士说:“我们相信众人的爱心一定能让雨花斋一直办下去,也欢迎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来用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