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入党为什么、当官干什么,共产党员习近平这样说

2018-06-29 17:44:00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发布者:isen点击量:

 

  他曾带头赤脚站在冰中修筑淤地坝,他曾带领干部两天接待逾700位来访群众,当场拍板、限期解决近200件问题。他说,“心中没有群众,就不配再做共产党员”。

  他禁止亲朋好友打他的旗号办任何事,自己考察调研常常住普通房、吃家常菜。他说,“党内不允许有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党员”。

  他亲上火线主导改革,砸开了一个个以前不敢想、不敢碰、不敢啃的“硬骨头”。他说,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他就是习近平,一名有44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七一”党的生日之际,让我们重温习近平入党以来的一言一行,向这位不忘初心的共产党员学习致敬!

  “心中没有群众,就不配再做共产党员”

  1974年1月,习近平入党。

  这时,习近平已经在陕西梁家河村插队了5年时间,和乡亲们打成了一片。因为受家庭因素的影响,习近平先后写了10份入党申请书,终于在20岁那年如愿以偿,并被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时任文安驿公社党委书记回忆说,“这些都是他(习近平)自己努力奋斗的结果”。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自入党以来,习近平一直牢记这一点。在梁家河,他带领乡亲们修筑淤地坝,每次都带头赤脚站在冰中清理坝基。他自费学技术,带领村民建成了全省第一个沼气化村,解决了村民做饭、照明困难。

  “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要从政,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22岁的习近平离开插队的这片黄土地时,已经有了坚定的人生目标。

  后来在河北正定,时任县委书记的他顶着压力如实向上级反映问题,为农民争取到粮食年征购量减免2800万斤;在福州,时任市委书记的他建立了领导干部下访接待群众制度,曾带领干部两天接待逾700位来访群众,当场拍板、限期解决近200件问题。他以自己的行动践行了自己的那句话:“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常思常想‘入党为什么,当‘官’干什么,身后留什么’……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担任总书记后,虽日理万机,习近平却始终心系人民群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习近平在2012年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记者见面会上的庄严承诺,这也是他对人民的铮铮誓言。

  十八大以来,这位中国共产党的总书记常常来到百姓中间,访民情听民声。他淋着雨同工人交谈,到农民家看谷仓、床铺、灶房、猪圈;他记挂老人,去敬老院不忘查看每日食谱;他走进地震灾区帐篷了解安置居民生活,摸棉被问“暖和不暖和”。在他的推动下,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之间,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心中没有群众,就不配再做共产党员。”“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要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老百姓奔好日子。”习近平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党内不允许有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党员”

  “纪律面前一律平等,党内不允许有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党员。”在习近平看来,“党的纪律是全党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严格遵守和坚决维护纪律是做合格党员、干部的基本条件。”

  自入党以来,习近平一直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在正定工作的那些年,他家在北京,人在正定,到北京开会、办公事,每年要来回五六趟,但他一趟车费也没报销过。他说:“我到北京办事和开会也会回家,这样是分不清楚的,我就都不报销了。”

  每到一处工作,习近平都会告诫亲朋好友:“不能在我工作的地方从事任何商业活动,不能打我的旗号办任何事,否则别怪我六亲不认。”

  担任总书记后,习近平坚持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党内的政治生活。他说:“参加支部生活会,我们都是平等的、普通的一员,这也是作为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

  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就带领其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一起在宣誓厅重温入党誓词。他强调,每个党员要牢记入党誓词,经常加以对照,坚定不移,终生不渝。

  习近平认为,“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他要求党员干部“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他自己以实际行动率先垂范。外出考察调研时经常住的就是普通房,吃的是简简单单的家常菜,食堂自助餐、大盘菜更是屡见不鲜。

  习近平多次强调要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他警告党员:“任何人都不得把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当儿戏、胡作非为”;他告诫干部:“慎重交往,天上掉的馅饼有毒啊”“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对于违法乱纪的党员干部,习近平毫不留情。从2012年12月初打响反腐“第一枪”,到后来几乎每月都有中管干部被查处,最多时“一月打七虎”,习近平施出的正风反腐铁腕,在中共97年历史上前所未有。

  他用实际行动向人民证明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不定指标、上不封顶,凡腐必反,除恶务尽”绝不是一句空话!在他的领导下,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卓著成效,党风政风为之一新。

  “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这是习近平的清醒认识。

  入党44年来,习近平始终与时俱进,敢于担当,做改革的实干家。在正定,他放开手脚大力发展“半城郊型经济”;在福建,他总结“晋江经验”推动经济改革;在浙江,他提出“八八战略”开辟浙江改革发展的新境界;在上海,他推进浦东综合配套改革、国资国企改革……

  担任总书记后,习近平坚定不移地扛起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旗。十八大后,履新中共中央总书记仅20余天的习近平,首次离京便来到深圳莲花山,提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理解改革要实,谋划改革要实,落实改革也要实,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

  为了啃下改革硬骨头,习近平身先士卒,亲上火线主导改革,挂帅多个中国改革顶层设计机构。他纵横跨越中国版图考察调研,始终关注全面深化改革这个主题。他认真审阅重大改革方案的每一稿,逐字逐句亲笔修改。报送给他的请示,不管多晚,第二天早上都能收到他的批示。参加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的学者回忆说,没有习近平下决心,很多重大改革是难以出来的。

  在习近平的推动下,十八大以来,中央先后审议通过390多个重要改革文件,出台1500多项改革举措。国企国资、户籍制度、财税金融、农村土地、公立医院……一个个以前不敢想、不敢碰、不敢啃的“硬骨头”被逐一砸开。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如今的改革已进入水流湍急的河中央,如何在调整深层次利益格局上再啃下一些硬骨头?如何克服改革形式主义问题,避免改革空转?时代已经出卷,人民期盼中国共产党人的选择。党员习近平,正带领全党奋力答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