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区划调整助淮安成为湖滨城市 厚植城市带动力

2016-08-10 17:08:49 信息来源:人民网发布者:看江苏点击量:

  中国社会新闻社/艾森新闻网(www.sncsu.com)消息:前不久,淮安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正式获批,清河区、清浦区合并设立清江浦区,洪泽县改设洪泽区。这是江苏省设立地级淮安市15年来该市行政区划的一次重大调整,也使得其市辖区面积在原来3000多平方公里基础上增加近半。

2001年,江苏省政府实施“三淮一体”战略,地级淮阴市更名淮安市,县级淮安市更名楚州区,淮阴县更名淮阴区。4年前,楚州区更名淮安区。如今,洪泽改县设区意味着淮安的城市空间骤然扩容,“纳湖入城”也悄然成形。据了解,因洪泽湖得名的洪泽区总面积1394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占到55%。

淮安此次区划调整,是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需要。正如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所说,淮安中心城市建设目前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机遇期和黄金期,要准确把握中心城市建设新要求,关注长远与当前、内生与外延、全局与条线的关系,城市发展才能更加行稳致远。

一条大路的担当

如果把路网比作城市骨架,连接中心城区和淮安区的翔宇大道无疑是淮安大市区的脊梁。这条当地等级最高的一条主干道,双向八车道的宽阔路面,西侧有大运河相依相伴,2015年底运行的无触网有轨电车更是成为翔宇大道的一道流动风景。

“有轨电车串联了清河区、开发区、生态新城和淮安区四大城市组团,贯穿了商业中心、商务中心、行政中心、文化旅游中心等五大中心,像一条纽带把城市各组团和功能区联成一体。”姚晓东这么说。

“串联”二字道出了淮安现代城市发展的关键。过去,淮阴与淮安都是历史名城,如今的淮安市区正位于两座名城之间,以明代开埠的清江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历史上,古淮阴、淮安、清江浦互相管辖隶属的关系复杂,行政中心也多次变换。直到1948年解放,淮阴、淮安合并而为两淮市,市府驻地清江浦,这才奠定了今日“大淮安”的格局。

与单中心发展起来的城市不同,淮安多中心的格局需要侧重于整合资源。15年前,新设淮安地级市时市区人口仅有46万,建成区面积40多平方公里,对于当时已经500多万人口、1万余平方公里的城市来说,实现城市的集聚效应是首要任务。彼时,翔宇大道开始修建,这条双向八车道的道路还引起不小争议,有人认为没有那么大车流量,不必要如此规格。如今早晚高峰,看到这条路上交通繁忙,人们逐渐认识到双向八车道是颇具前瞻性的规划。

先长骨头再长肉

如今的淮安市民,在主城区工作、淮阴区居住,闲暇时到淮安区与朋友聚餐,都已极为便捷,“三淮一体”得以真正实现。

细看这15年的历程,“三淮一体”并非一蹴而就。2001年,地级淮安市下淮阴、淮安设区,只是行政上的“三淮一体”;从2003年翔宇大道贯通到2015年有轨电车建成,这是交通层面的“三淮一体”;而15年间,翔宇大道两侧从一片片农田、低矮的棚户区,变成现在的商业中心、行政中心、旅游中心等五大中心相连,这是经济层面的“三淮一体”。

眼下,淮安国际金融中心一期工程正在有条不紊地施工建设中,项目毗邻翔宇大道,将是当地乃至苏北的地标性建筑。未来,这块金融产业集聚区,不仅为淮安本市企业提供特色金融服务,亦将辐射服务苏北地区实体经济的发展。

在当地,老百姓将这种发展模式称作“先长骨头再长肉”——翔宇大道为骨架撑起城市框架,沿线各个建设项目则是强健的肌肉,为淮安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内生动力,也为淮安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了强大吸引力。

按照“一区两片四轴”空间开发格局和“一廊四区多片”城市功能布局发展方向,未来淮安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将扩展到155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40万。

纳湖入城 城市扩容

8月初,江苏省政府发布《关于调整淮安市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通知称,经国务院批准,淮安市行政区划作如下调整:撤销清河区、清浦区,设立清江浦区;撤销洪泽县,设立洪泽区。消息一出,淮安心动。

“洪泽撤县设区有利于提升淮安中心城市地位,可以更好地把资源集聚发展。”江苏省城镇化和城乡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小卉说,淮安作为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城市空间需要扩容,而将洪泽洪泽撤县设区,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合理布局中心城市主城区的资源要素和功能设施。

记者注意到,在淮安市“十三五”发展规划中,首次提出了“纳湖入城”的概念,此次区划调整正契合了淮安城市发展格局将走向“湖滨城市”的变化。洪泽湖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有良好的湖滨资源,未来作为城市功能组团之一,对城市名片的打造和提升都是难得机遇。

可以预见,淮安城市带动力已不只局限在对辖内各县区实现城市化的作用上。放眼“十三五”,连淮扬镇、徐宿淮盐两条高铁在淮安交汇,辐射周边城市的金融中心正在建设,大运河从这里通向长江,沟通其“一带一路”与东陇海线经济带的水路联系。按照淮安市未来5年的发展规划,在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上还将力争创成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基本确立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地位,为打造重要增长极提供坚实支撑。

 

编辑:艾森网江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