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林全两岸产业政策 能摆脱逢中必反?
2016-03-16 14:04:55 信息来源: 中国时报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台湾《中国时报》16日文章,题为:蔡林体制要摆脱基本教义派,作者苏进强,文章如下:
蔡英文宣布新政府“阁揆”由前财政部长林全出任。无党籍的林全也表示未来将向民间、文官体系、地方等各界徵才,显示他的用人将不限于民进党籍人士,亦符合蔡英文选后“不会整碗捧去”的宣示,但从浮出台面的部分人选看,蔡林体制能否摆脱民进党派系的把持,仍有待检验。
坦白说,非典型民进党出身的蔡英文任命无党籍的林全“组阁”,虽不出各界意料,但确有新意。林全在蔡英文竞选前后即一路相随,负责规划蔡的选战政见、治国蓝图,由他出任“阁揆”可谓顺理成章;再加上他擅于沟通协调,既无意识型态党派色彩,本身又是外省第二代,出任新政府“阁揆”亦不乏有省籍平衡的微妙效应。
曾在扁政府时期,为了101大楼及中信、开发金人事案而挂冠求去的林全,曾于2014年1月中旬以“小英教育基金会”执行长身分,率同邱太三、张景森、蔡其昌、萧美琴和江春男等人到大陆访问,当时即被视为小英团队与大陆财经界的“沟通之旅”,而台湾工商界对林全未来与大陆经贸相关的施政,多抱持正面的期待。不过,未来林全如何面对“逢中必反”基本教义派的掣肘,规擘与大陆双赢的产业政策,恐是最大的挑战。
过去8年来,马政府最受诟病的是用人局限于“镜子里找人”,有好政策却欠缺好的沟通与论述,不接地气又欠缺执行力,凡扁政府政策、人事皆清算切割,绿营也以“凡蓝皆恶”呼群保义,双方皆穷于战斗性的厮杀,欠缺治国的战略性规划。其结果就是政府失去方向,台湾陷入空转,人民失去信心,蔡、林又岂能不以此为殷鉴?
其次,蔡英文一再宣示将遵守“中华民国宪政体制”,以维持现状为大陆政策的主轴,并表达尊重九二会谈的历史事实,而马政府时期所签署的ECFA等23项协议,是否即为蔡英文宣示的“现状”,乃至新任陆委会主委、海基会董事长人选,以及两岸协议监督条例等进度,也必然成为两岸关系进退的指标。
大选前后一再强调两岸关系不会有意外、不挑衅且注重沟通的蔡英文,能否在新政府团队即将组成之际,在520提出以维持现状为基础的新两岸论述,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这正是新政府能否获得人民信任、信心的关键。(作者为“国策研究院”资深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