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为了蔡英文不倒向大陆 “猪队友”想了这么一招

2016-04-02 12:06:16 信息来源: 海外网-侠客岛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艾森网消息:昨天,台湾指标民调公布了一个奇怪的调查结果:如果台湾要“修宪”,63.5%民众认为不应将“大陆地区”继续列为“中华民国”领土,持相反意见的则只占19.8%。这岂不是意味着63.5%台湾民众支持“台独”?你信吗?我反正是不信。

蔡英文的“猪队友”

为了这事,岛叔和岛鞭吵了起来。岛鞭认为这件事一定要好好说一说,打击一下“台独”的嚣张气焰,岛叔认为这个民调在台湾其实根本没人理,报纸电视都不带转发的,我岛给他一评,他不是反而红了吗?

毫不意外地,岛鞭两三下就被我折服,说好吧不用写了,去过个开心的愚人节吧……说正经的,这民调怪就怪在,这个节骨眼去调查“修宪”,是头壳坏了,还是惟恐天下不乱?而且最近各种民调不是都说大多数台湾人希望两岸维持现状吗?

其实民调这东西看一看就好,不要太当回事。这项民调一共才访问了1004个人,样本量小,准确率比较可疑,而且谁也说不清,是不是背后有政治势力搞事,故意放风试探。

正是两岸关系草木皆兵的时候,说错一个字,后果可能就很严重。蔡英文本人表现得倒很谨慎,对两岸关系的定位虽然不正面回答,但已经往中间修正,至少不主动挑衅。但她这么做,绿营一部分人并不满意。比如蔡英文在《中时》上说要大陆再给点善意,绿营就有人骂她“讨好”,《自由时报》的评论文章就用上了“怯懦”俩字。

在蔡英文的位置上,不挑衅当然最有利,但她的想法不能完全代表绿营,她的利益不完全等于绿营利益。像“时代力量”这样的深绿势力,乃至于民进党一些“立委”,还得维持原来的惯性,表演为“台独”赴汤蹈火的戏码,才能挣到选票。

所以蔡英文胜选以来,已经出现了不少被“猪队友”扯后腿的例子(也可能是唱双簧)。比如有人提案废除“国父”遗像,后来被民进党团压下,有人提“两国论”版本的两岸协议监督条例,也被民进党团剔除。民进党的两岸协议监督条例,则被深绿大骂简简直是国民党的主张换了个马甲……蔡英文说要维持两岸现状,蓝绿和解共生,“谦卑再谦卑”,有人却对大陆口出狂言,对国民党更是毫不掩饰地往死里斗,经济民生还没开跑,政治清算如火如荼。

总之,这个民调可能的真相之一,是“猪队友”为了自己升官发财,故意给蔡英文添乱、给大陆添堵而弄出来的东西。反过来说,万一两岸真的弄僵了,天塌下来也有高个子顶着,“猪队友”们并不操心。

“台独”的代价

蔡英文上台后,会不会有“修宪”的问题?短期内,这个可能性不存在。

“台独”可以分成“文化台独”、“武力台独”、“法理台独”、“心理台独”,等等,如果台湾“修宪”把领土范围改了,去掉了大陆,那就是“法理台独”更是“事实台独”。这样做的后果只有一个,就是大陆启动反分裂国家法,武力统一。任何一个台湾当局领导人,只要神志正常,都不可能去冒这个险。

两周前的民调,询问台湾民众愿意为了宣布“台湾独立”付出何种代价,提示选项且可复选情形下,四成三能够接受来台观光陆客大减,可以接受因此失去多数“邦交国”和去打仗的比率都在二成一左右,一成六愿意付出经济被封锁的代价,二成三民众认为不值得用以上代价来换取“台独”。

两个民调显然是矛盾的。前者六成三认为如果“修宪”该去掉领土中的大陆部分,后者只有二成一愿意为“台独”而战。如果两个民调都是真的,那么只能说明,前一个民调的受访者并未充分理解“修宪变更领土=‘台独’=战争”这个概念。

民意如流水,民调就算没误差,真相也是变动不居的。8年前,岛内民意对民进党讨厌到了极点,国民党那么帅,说什么都对,8年后,国民党变成了过街老鼠,连带他们原本最受肯定的两岸政策也受到了质疑。

国民党最近很苦恼,就是因为他们始终搞不清“主流民意”是怎么回事。有人说,应该学民进党变绿,走“本土化”、“台湾化”的路线,才能贴近民意,但另一种声音认为,只有坚持原有的核心价值,才能和民进党有所区隔,你去跟民进党比“绿”不是找死吗?

可见,民调有时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读懂数字背后的意义才是关键。

认同漂移在加速

台湾最近的民调,反映出一个看起来很严重的问题:岛内的统“独”和国族认同观念,正朝着大陆所不乐见的方向漂移。

同样是《联合报》两周前的民调,民众自认“台湾人”的比率由20年前的四成四大幅成长为七成三,创下新高;觉得自己是中国人的比率则创新低。

而且这种观念漂移的速度,在马英九当政的8年竟然比陈水扁8年还更快。根据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台湾人认同指数”从1992年的负7.9%,增加到2000年的24.4%,2007年的38.3%,及2012年的50.6%,2014年再继续增加到57.1%。

“台湾人认同指数”是指“自认是台湾人的比例”减去“自认是中国人的比例”。1992年自认是台湾人的比自认是中国人的还少7.9%,2000年就变成多24.4%。陈水扁8年又涨了了12.3%,马英九8年则足足涨了18.8%。

对这一现象可以有多种解释。从李登辉到民进党这20年的“去中国化”操作,前面只是打基础阶段,在这8年才终于爆发威力,所以尽管两岸关系转好,国族认同趋绿反而加速。

另一方面,马英九当政以来,为了当“全民总统”,讨好绿色民民意,从一开始就放弃了“终极统一”的论述,政策基调以“不统”打头,处处随绿营起舞,两岸交流中常流露严防死守的心态。让台湾民众不免觉得“连国民党都这样想,那我还坚持什么呢”,蓝营正统思想的堡垒就此被从内部攻破了。

低点看到机会

相爱容易相处难。8年前,两岸隔绝已久,台湾民众对两岸交往既好奇又期待,8年来来往多了,新鲜感过去了,经济好处习以为常,夺取话语权的民进党又成功植入了国民党“买办”大量窃取两岸红利的形象广告,陆客多了有时还影响生活品质……“8年之痒”就这样出现了。

从满清弃台到国民党的威权统治、白色恐怖和反共教育,再到民进党的“去中国化”,台湾百姓对大陆、对外来政权、对共产党的怨气、恐惧、疑虑积聚了百年,不是短短8年就可以清除干净。某种意义上,这8年两岸迅速靠拢,反而可能刺激到了台湾社会深埋的恐中潜意识。

所以一位台湾蓝营朋友说,民进党上台也未必不是好事。两岸“冷”下来了,台湾民众就有空间去冷静一下,就有机会感受两岸关系冷下来究竟会怎样,进而去了解原来两岸和平发展的局面原来真是值得珍惜的。

民进党说台湾年轻人是“天然独”。的确,民调显示越年轻的族群越认同自己是台湾人,但人的观念从来都不是天生的,而是政治力与社会力建构出来的,现在他们持这样的想法,8年后就未必。与此同时,约有半数台湾人认为两岸“必然统”,这也说明,台湾一半人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

历史发展从来都是螺旋形上升,波浪式前进。岛内民意有起有落,有点像股票,我们在高涨时应该看到风险,在低点时反应该看到价值。股票价格终将回到企业价值,两岸的统合最终则归依于于双方的认同教育、意志力与实力。无需为民调数字烦恼,让我们准备好小马扎,去看一场峰回路转的大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