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观察:国民党成败在于一城一地得失?

2018-03-24 20:11:09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艾森网消息:国民党成败在于选举中的一城一地得失么?   

党内初选乱象使得选情前景不容客观 

2018年“九合一”选战逼近,各方人马越战越酣,国民党方面县市长选举党内初选更是状况。先是基隆市长初选搞乌龙重创国民党形象,国民党基隆市党部公布国民党基隆市长初选民调由谢立功出线,不料下午传出民调数字误植,结果由宋玮莉逆转胜,引发外界哗然。据了解,宋玮莉原提出下届议长作为退选交换条件,但党主席吴敦义不同意,导致宋的态度一日数变。最终宋玮莉退选,让谢立功代表国民党参选。再有就是嘉义市部分,背后有地方派系“萧家班”支持的国民党籍嘉义市议长萧淑丽宣布退出国民党,以无党籍参参选嘉义市长。萧淑丽说,她参访大陆期间,党部活动被基层党员解读为仿佛为前市长黄敏惠表态参选市长的造势活动,加上各地民调纷传争议,她决定退党参选到底。最近最惹争议的要数国民党高雄市党部主委韩国瑜事件。原本被外界看好代表国民党出战高雄市长的韩国瑜登记参与台北市长初选,连新台币160万元都准备好了,却在最后一刻急踩煞车,引发外界哗然,消息一出,高雄蓝军基层莫不大骂韩国瑜“到底在玩什么”。 

从“九合一”选战中最重要的“六都”市长提名人选来看,国民党方面只有台中市提名的卢秀燕相对比较顺利,但与一同竞选党内提名的新生代明星江启臣能否成功实现整合还有待观察,其有部分皆存在问题。台北市党内属意蒋万安出马目前计划落空,对于坚持参选的丁守中则是不断唱衰;桃园市点名吴志扬但吴惧战弃选,其余人选都非强棒,根本不是郑文灿对手;新北市虽是朱立伦力挺的侯友宜大幅领先蓝绿所有对手,但党内前台北县长周锡玮磨刀霍霍,誓与侯友宜一争高低;高雄、台南就不赘述,国民党内被点名者不少,真正有实力与民进党陈其迈、黄伟哲对战者几乎没有,要想胜选可以说微乎其微。

从国民党目前初选乱象来看,国民党年底的选举前景确实不容乐观,但是面对此番情景,仍有许多人对于国民党的选情保持乐观,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很多人认为民进党蔡英文执政简直不能再差,相较蓝营方面,近期重现的马英九高人气风潮更是使国民党上下信心十足,但是民众即使真的对蔡英文执政失去信心,真的就能转回支持国民党么?即使国民党在年底县市长选举中多胜出几席,就能说明国民党东山再起了?归根结底一个问题,国民党的成败在于“九合一”选举一城一地的得失么? 

选情背后折射党内结构性矛盾突出 

导致国民党陷入此番困境的原因其历史的结构性矛盾。长久以来国民党内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矛盾,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组织机制、政党运作、动员模式、政党文化等诸多矛盾都大大制约着国民党未来的发展。当前国民党面临的问题简单来说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世代交替失败,引发人才断层严重。2014年“九合一”选举以及2016年“立委”选举,国民党内有实力的战将一一败北,马英九执政八年,疏于培养新人,党内世代交替接班进程受阻,几次党主席选举仍是老一代的游戏,虽然近年涌现出江启臣、蒋万安等年轻世代政治明星,但大多数政坛经验匮乏,仍需不断磨练。同时,国民党的年轻政治人物不思做好选民服务,扎根基层,选举一到只能空降候选人。单纯凭借家族势力接班,依靠地方派系进行组织动员,而失去党产与行政资源的国民党未来能否掌控地方派系还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上文中的嘉义县萧淑丽脱党参选,云林县地方派系大佬张荣味政自己都坦言派系影响力已大不如前,这些都是明证。相比较民进党方面在世代接班方面已形成机制性梯队,国民党方面明显落后一大截。而疏于对中南部的经营,选战来临根本无人可派,让绿营在短短数年间已经使台南、高雄一片绿化,国民党在南部机会尽失。  

党内路线斗争激烈,政治论述毫无章法。党内深蓝势力与本土势力势如水火,军公教团体“反年金改革”呛声吴敦义,洪秀柱力挺泛蓝联盟叫板党中央。针对“一中”路线双方势力相互龃龉,党中央政治论述荒腔走板,避实就虚,政党内部对政治路线都无法达成基本共识,如何让支持者信服跟随?当前国民党面临的巨大危机是党内有中华泛蓝联盟党中有派,与吴敦义的党中央不对调,欲争夺主导权,外部又有新党等深蓝政党来势汹汹,蓝营内部整合困难重重,而与民进党内“敌来者相助,敌去则互攻”的派系斗争模式不同的是,国民党却是所谓“内斗内行,外斗外行”,党内一番厮杀过后最终导致分裂的尚不在少数,指望真正实现团结整合可谓难上加难。国民党内政治人物脱党参选者不胜枚举,成功者也不在少数,蓝营支持者更多在意的是候选人如何,政党认同度与民进党相比可以说相对薄弱,这当然与政党论述以及政治动员模式密不可分。 

地方派系式微,组织动员失效。众所周知,国民党过去所谓基层实力雄厚,基层组织绵密,得益于是在选战中依赖于长期形成的“二重侍从主义”体制,依靠所掌握的丰富行政资源,笼络了大部分地方派系。但国民党在两次失去政权后行政资源极具匮乏,同时在民进党当局“不当党产处理条例”的追杀下,庞大党产被冻结,整个国民党面临严峻的财政危机,行政资源锐减而又失去金脉的党中央控制地方并进行组织动员的能力大打折扣。传统依靠派系、桩脚动员党员与选民的选战模式有效性正在急剧下降,将直接冲击国民党候选人在地方的选情。 

党内酱缸文化盛行,难以吸引年轻选民。台湾社会选民认知与选民结构已发生改变,对于“黑金政治”的厌恶、对候选人施政才能和个人形象的要求已愈发强烈。年轻族群自身特点对国民党内斗不断的厌恶以及国民党的“世代交替”陷入停滞认同度有限。更加严峻的状况是随着过去长久支持国民党的中老年人逐渐凋零,台湾的选民结构也正在转变,国民党要争取年轻选民的支持显得更加迫切。然而国民党的致命伤正是缺乏对年轻族群的吸引力。2014年“太阳花学运”后,台湾的社会运动蓬勃发展,年轻人对政治的参与更加踊跃,但国民党在这方面的努力却非常薄弱,失去了一个世代年轻人的支持。 

政治话语权丢失,难以主导议题发展。不管是“反日本核食进口”议题还是军公教“反年金改革”、“反农田水利会改革”等,国民党在主导政治议题方面处处露怯,根本难以成功动员民众。岛内媒体蓝营掌控也不占优势,主导社会舆论方面与善于操纵议题的民进党相比则显得相形见绌,这当然与国民党长期以来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 

所以,国民党的结构性矛盾反映出当前党内初选乱象也就不足为奇了,即使政治大环境对国民党有利,在年底的选举中多赢得几个县市,回到最初提出的问题,国民党的成败在于“九合一”选举一城一地的得失么?如果其不能真正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找到化解其内部结构性矛盾的良方,则到时即使选战有更多斩获也只能是昙花一现,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映照而已,终将无法阻挡自身日暮西山逐渐萎缩的命运。 

(本文作者:温天鹏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