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台湾农业缺工问题成“老大难” 基层劳力不足是症结

2018-04-27 16:52:59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发布者:isen点击量:

台湾农业缺工问题成“老大难”

本报记者 张 盼

农业缺工近年持续困扰台湾社会。据台湾“行政院农业委员会”统计,岛内季节性加上常态性缺工,一年竟超过27万人次。如此大的劳动力缺口,究竟如何补足?

拟推年轻人度假打工

 
 

 

据台媒报道,为解决农业缺工问题,“农委会主委”林聪贤曾试想让年轻人打工度假。根据近来台行政机构协商结果,相关部门已经同意协助洽签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国20岁到45岁青壮年申请来台农村度假打工,每年希望有800到1000人,每人停留180天。

针对此前出现的外来移工来台后行踪不明问题,“农委会辅导处处长”朱建伟说,申请资格限制为在台新移民的亲属,由新移民协助至各地农会申请取得资格后,才能在当地申请度假打工签证赴台。一方面因有在台亲人,另外也有各地农会协助控管,能减少行踪不明的疑虑,也能解决住宿问题。

农业缺工为普遍现象

即便有外来打工旅行者加入,帮助应对季节性缺工问题,但据岛内专业人士估计,由于缺工形势相当严峻,相应人力缺口依然很大。

朱建伟说,岛内可以使用的劳工都已尽力发挥,有耕莘团、技术团。目前还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增加吸引力,并要鼓励发展机械代耕团。但根据“农委会”去年底公布的“农业人力结构及劳动力调查”,岛内季节性缺工严重。3月蒜头时节、4月洋葱时节等需要采收的农忙时期,共短缺人力26.7万人次。酪农业、畜牧业等常态性缺工,则有1.5万人次。

“农委会”指出,主力农户中34.2%有外雇人力,显示农民雇工的情况并不少,且农业缺工为普遍现象。中南部农业县市缺工都相当严重,包括柑橘、葡萄、芒果等果树类,蒜头、高丽菜、不结球白菜等蔬菜类,茶叶、咖啡、畜牧业等都是严重缺工的农产类别。

缺工问题短期难破解

在一些农民看来,800到1000人的打工度假人数太少,而且并非来了就能马上上手。非季节性缺工的酪农则认为,这对长期缺工的产业没有帮助,人刚训练好就差不多要走了。有学者建议,可以选定特定乡镇、产业投入试办,如此才会有效益。

台湾庆全地瓜总经理黄荣清说,来台180天确实对农忙期的缺工有帮助,可以协助种植、采收以及一些基础劳务工作。不过,他也提到,自己的合作小农目前就短缺至少50人,来台800到1000人完全不够。他呼吁当局加快脚步,帮助应对人力短缺,避免农业因缺人而空转。

除了考虑引入外来打工度假者,“农委会”此前为解决季节性缺工,在各县市成立农业专业技术团,训练“农业师傅”,入选者可享劳动和健康保险,每个月还有奖励金和务农基金,再加上可学到农业技术,月薪也有机会领到5万元新台币,有民众兴起了转业念头。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农业师傅”政策被证明效益有限。而想要短时间内解决缺工问题,许多农民都不讳言“不可能,没有特效药。”

培养青年农民是方向

台湾老农昆滨伯说,农业缺工问题不仅出现在台湾,日本也一样,只是日本不断更新农用机械设备,弥补缺工。但台湾短时间内要解决,依他看“真的无法度”。

台湾屏东科技大学校长戴昌贤认为,农村凋零让年轻人看不见希望,土壤生态破坏及气候变化都是农业萧条的原因,农业要如何转好,农友的跨领域知识培养是关键。他说,农业如今不再仅是单纯种植。如何种得更养生、健康,如何不被中间商剥削等问题,都需纳入考虑。农村人口老化是事实,要振兴农业,需要大批青年农民投入,但不是要找他们回来埋头苦做,而是协助多方面的知识学习。

戴昌贤说,安全农药与新兴机具的使用、农闲时的土地休闲运用等,都是青年农民要面对的跨领域课题,农友间的互助互惠关系也要妥善处理。所以帮青年农民补充多元知识,培养提高他们的能力,才能对症下药解决缺工。

基层劳力不足是症结

台湾劳动部门曾委托台湾嘉义大学培训新型农业人才,帮助来自全台的学员学习温室栽培等农业技术,希望通过农业转型、技术科技化、智慧化,重振台湾农业。但学者专家坦言,农业缺工问题有季节性、农作物类别的不同,难以全面彻底解决。

嘉义大学农业推广中心主任李堂察说,“农委会”也委托嘉义大学执行农业学程公费生4年计划,陆续培养230余名新农人回到农村当干部,从事农业经营管理、技术运用等工作,并带动周边产业发展,长期培养农业人才。

在李堂察看来,当前农业缺工问题症结在基层劳动人力不足,牵涉工时、工资结构等问题,开放外来劳工、弹性工时及工资条件等措施,不失为填补季节性缺工人力的方法。

嘉义大学教授沈荣寿认为,荷兰、美国、日本等国也同样面临缺工问题,农业工程科技化、导入人工智能科技、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机械农机运用,可适度改善缺工情形。但台湾在这方面发展缓慢,落后先进国家和地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