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吴茂昆辞职声明(全文)

2018-05-29 18:04:32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吴茂昆。(中评社 资料照)  

 

星岛环球网消息:中评社台北5月29日电(记者 倪鸿祥)争议不断的“教育部长”吴茂昆上任41天,今天上午向“行政院”请辞获准,吴茂昆于29日中午发出辞职声明表示,自2018年4月17日我同意赖院长邀请,接任“教育部长”职务之后,特定媒体即开始扑天盖地且用不实的指控抹黑本人,在野党“立委”亦极尽能事的羞辱我,将我刻画成一个恶质的人。我这一生,无论在任何位置,都兢兢业业面对各项挑战,但从没遭受如过去一个多月来,对人格的严重污蔑与羞辱。令我忧心的是,这些针对我个人的不实指控,已经造成“教育部”同仁工作上不必要的困扰与负担,更使“行政院”团队受到伤害,许多该做的事因而延宕。因此,几经思量,我决定此时以最高的道德标准,向頼院长请辞,并已获得赖院长的同意。 

以下为吴茂昆辞职声明全文: 

各位亲爱的伙伴,我已于上周末向“行政院”口头请辞并获准了。 

自2018年4月17日我同意赖院长邀请,接任“教育部长”职务之后,特定媒体即开始扑天盖地且用不实的指控抹黑本人,在野党“立委”亦极尽能事的羞辱我,将我刻画成一个恶质的人。我这一生,无论在任何位置,都兢兢业业面对各项挑战,但从没遭受如过去一个多月来,对人格的严重污蔑与羞辱。 

我长期在研究单位,担任过大学教授、校长,也一直都在指导学生,因此,对于接任“教育部长”一职进而规划、实践教育理念,是我认为无论多困难都应该要全力以赴的工作。然而,从过去一个多月的发展来看,令我忧心的是,这些针对我个人的不实指控,已经造成“教育部”同仁工作上不必要的困扰与负担,更使“行政院”团队受到伤害,许多该做的事因而延宕。因此,几经思量,我决定此时以最高的道德标准,向頼院长请辞,并已获得赖院长的同意。 

在此,我必须向“教育部”同仁表示由衷的感谢。虽然我们共事仅有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即使面对在野党“立委”在“立法院”恶意且无理的挑衅,我们仍然顺利完成几项重要法案的审议。108课纲的审查,即使在某团体不分是非的莫名杯葛情况下,我们在其他课审委员牺牲假日开会的共同努力下,依然持续前进。我也希望,藉由我的离开,摒除掉外界无理的干扰,让部内同仁可以扩大脚步、向前迈进。 

外界一直以我是因为要执行“拔管”才接任“教育部长”职务,事实不然!从愿意担任谘询小组成员到之后接任部长实际处理此事,我的立场及信念自始至终都一致。我认为,学术诚信是建构一所大学的基本原则,国立大学受全国纳税人委托,教育我们的年轻人成为具有全人人格及专业技能的国家栋梁。因此,尊重学术、维护学术自由、建立学术诚信是大学必须具备的基本准则。大学校长是学校的领航人,其遴聘的人选,当然且必须要接受较高道德标准的检视;这个过程完全是对事不对人。 

至于有关我在2005年10月担任“国科会主委”时去中国开会的事,当时我是前往中国参加了两场国际性会议。行程之一是代表台湾到中国苏州参加国际学术会议(ICSU)。会议后再到杭州,参加由香港科技大学与浙江大学合办的国际学术高峰会议。当时是香港科技大学的校长朱经武先生,亦即我的老师,邀请我去参加。与会的都是国际一流的科学家,同时也身兼各自国家的科技政策负责人。除了朱经武院士及中国几位院士之外,包括物理诺贝尔奖得主Robert Laughlin (当时是韩国KAIST大学的校长),日本的北泽教授(Koichi Kitazawa是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的President),担任美国空军科技研发办公室主任的Harold Weinstock,美国加州大学的Marvin Cohen,爱尔兰科学基金会的William Harris等国际重量级的科学家。 

当年这两场国际会议的行程,事先都已向“行政院”提出申请,并循程序签办,而在“行政院”回函给“国科会”的公文中,对于香港科大在杭州所举行的国际会议并未准驳。由于该场会议在周六、周日举行,且出席者都是各国科技政策的负责人,因此,当时在朱经武校长当面力邀下,且考量出席会议可大幅增加台湾在科技领域发展的国际曝光度,我才决定转往杭州与会。 

我们的年轻世代未来将要面对一个知识与科技快速变化的时代,许多现在惯用的科技及生活方式,不出几年,将面临极大的转变。做为师长,我们有责任贡献知识与所学,引导他们发掘问题、解决问题并建构出未来的蓝图,因此,我们的教育绝对不能因为意识形态对立而陷入泥沼,而是要回归真正的理性讨论与思辨。台湾做为世界上最值得骄傲的自由民主的国家之一,在政治上还有进步成长的空间;在教育上,我相信,我们愿意一同为了捍卫学术自由民主、教育下一代为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而努力,不管面临多大的困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