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蓝眼泪"都"欲哭无泪"!台湾遭遇海洋垃圾危机

2018-10-12 20:29:00 信息来源: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台湾基隆海岸是海洋垃圾重灾区之一,外木山沙滩在台风后堆满垃圾及漂流木。(图片来自台媒)

澎湖西吉屿秘境景点蓝洞旁,黑色玄武岩上堆积一片泡沫塑料等海洋垃圾。王腾毅 摄


塑料垃圾成堆,威胁台湾海洋生态。(图片来自网络)

台湾周边海域近年饱受海洋垃圾威胁,连知名景观马祖“蓝眼泪”都被垃圾掩盖而“欲哭无泪”。问题究竟有多严重?台湾黑潮海洋文教基金会与海洋大学今年合作开展“岛航计划”,以目视法进行海洋漂流垃圾调查,有高达76%的航次目击到海漂垃圾,共记录到698件,其中以塑料类垃圾占比最高,达66%。调查还发现,台湾本岛东北角至北海岸、兰屿海域的海漂垃圾密度较高。

宝岛已被垃圾包围

据台媒报道,台湾的金门、马祖、澎湖等地是海洋垃圾的重灾区,那里的海边已不再是记忆中细砂与浪花共舞的景致。据三地有关单位统计,每年从各处漂来的垃圾高达1800吨,相当于一辆3吨半的满载货车在海滩上倾倒垃圾1000多次,清完了又来,循环似无止境。

在台湾本岛的海岸线行走,同样能听见海哭的声音。台湾荒野保护协会统计历年净滩成果发现,全岛海岸线被180万吨海洋垃圾包围,平均每米分布0.7公斤。

台湾“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研究员郑明修说,台湾九成的海岸无人,也无法清理,被净滩带走的垃圾只是冰山一角,没被清出来的垃圾还是未知数。

有岛内学者形容,台湾受大陆沿岸流、日本暖流和季风影响,被迫成为东亚与南亚海洋垃圾的拦截网,加上自己产出的垃圾,宝岛已成了被垃圾包围的岛屿。台湾既是海洋垃圾的受害者,也是污染周边海岸的加害者。

建立废弃物治理平台

世界经济论坛研究报告显示,每年有800万吨塑料垃圾流入海洋,相当于每分钟把一辆垃圾车的塑料倒进海里,污染程度严重,预计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重量可能超过鱼类。

海洋垃圾除了有碍观瞻,也进入食物链危及生态,影响人类的健康。海龟、海鸟、鲸豚误食塑料垃圾致死已不是新闻。塑料垃圾因日晒裂解,随洋流四处漂移,聚集形成五大洋的“垃圾涡流区”,规模和美国一样大,宛如“新大陆”,泡在海面的塑料微粒被形容为“塑料浓汤”,科学家证实塑料毒素已进入鱼体。

面对海洋垃圾包围台湾周边海域的严重问题,台湾“环保署”去年7月与环保团体共同成立“台湾海洋废弃物治理平台”。岛内专家认为,要减少海洋废弃物,第一步是源头减量。至于减量方法,要评估海洋废弃物来自何处。减少岛外来的垃圾需要多方合作,然而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什么进展。

至于岛内垃圾,在清楚盘点垃圾来源后,“环保署”去年起陆续推出减塑政策,除了原先就规划的扩大购物用塑料袋收费的行业类别,新增14类店家不能再免费提供塑料袋,还发布“台湾海洋废弃物治理行动方案”,公告在2030年全面禁用一次性塑料吸管、饮料杯、购物袋、免洗餐具,第一步举措是2020年先要求店家内用饮料不提供塑料吸管。

多管齐下应对挑战

减塑政策正在起步,目前“环保署”也正和“渔业署”讨论,建立渔网回收机制,并透过补助机制,鼓励养殖用泡沫塑料改为可重复利用的材质,减少废弃渔网和泡沫塑料。基隆已经先行推动渔具实名制,渔网上面都要署名,将进一步观察基隆试办情况,来考虑是否扩大实施。

除了源头减量,“环保署”也请水利单位评估,在垃圾较多的河川中游拦截垃圾。而在扩大净滩部分,明年会投入人力到非净滩热点的海岸净滩。但岛内环保团体称,当局行动速度依然比预期慢上许多。

船舶也是海洋废弃物来源之一。台湾“交通部航港局港务组”称,目前港务公司委托“环保署”认可的废弃物清理公司,到港口接收船舶的废污油水,不定时有巡查人员监看船舶是否偷排废水,也设有监控中心,拍照取证后确认排放废污油水,可罚30万到150万元新台币。

重点县市加强治污力度

在重点污染海域方面,针对辖区海岸线海洋垃圾偏多的问题,基隆市环保局回应称,基隆是“受害者”,海漂垃圾受海流、天气影响大,不少跨境、跨县市的垃圾都会随洋流漂来,每天至少清理1吨,仍清不胜清。

目前包括基隆市、新北市、桃园市、新竹市等多个县市,都由县市政府与渔会组成“环保舰队”,不定期配合出海拖回废弃渔具等海漂垃圾,新北市环保局也让渔民拿海洋垃圾兑换专用垃圾袋、卫生纸、洗衣精等环保生活用品。但因数量太多,多数县市都对海洋垃圾感到困扰。

台湾“海洋委员会保育署”称,海洋垃圾的非资源回收垃圾比率高达九成,清理后须付出清运及焚化处理等费用,也凸显海洋垃圾问题的急迫性。今年下半年将持续与“环保署”及各县市合作推动无塑海洋理念,清除海洋垃圾,鼓励“环保舰队”运作,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记者 张盼)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10月12日   第 11 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