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电镀厂偷排致癌毒水九年
2018-12-16 02:27:0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图:彰化一家电镀工厂偷排废水,经稽查发现赖姓员工(红衣者)趁夜将有毒废水排入水沟/网络图片
台湾行政当局“环保署”13日称,彰化市一家电镀厂9年来偷排废水,其中“六价铬”、“氰化物”、“总铬”等有害物质最高浓度超过排放标準的4000倍以上。彰化地方检察署已将涉事企业主移交法办。电镀废水汇入彰化主要灌溉渠道,广大稻田长年受污染,长期食用受波及的农产品或诱发癌症,环境督察人员已提取土壤样本,正等待检验结果,受污染农作物遗害有多深尚未查明,致癌恐慌无从消散。
据大公网综合台媒报道,11月,彰化地检署、环境督察部门等单位联合稽查,破获彰化58岁苏姓女子经营的电镀工厂污染案。调查发现,50岁赖姓员工趁夜将电镀废水排入大型排水沟,废水颜色呈现蓝黄绿,味道刺鼻。环保督察人员取样检测发现,排放废水含有毒性化学物质六价铬、氰化物、铜与总铬,最高超标4452倍。
“六价铬”可致基因突变畸胎
环境督察人员许正雄指出,“氰化物”为急性有毒物质,一旦摄入,会立即危害人体健康与生命;“六价铬”则会导致基因突变、致癌、畸胎等慢性疾病,影响相当大。虽然工厂内设有污水处理设施,但有人疑为节省处理成本,自2010年起将有害废水直接排放,估计最终汇入下游的灌溉沟渠。
初步估计,该工厂生产废水污染浓度高,1吨废水处理费至少省下1000元(新台币,下同)。许正雄说,东西二圳是彰化重要的灌溉渠道,两侧农田主要栽种水稻,废水恐造成耕地污染,民众长期食用污染食品,恐致癌。环境督察人员已提取土壤样本,正等待检验结果。
近期台湾发生多起恶性污染排放事件。10月31日,彰化县一家电镀工厂违规排放废水且伪造文件。当地环保部门核查发现,废水中金属锌、总铬分别超标659倍、14.8倍。该厂杨姓负责人以20万元交保。10月初,宜兰县化工厂商东碱苏澳厂违法排放,造成空气、水、土壤污染,遭罚400万元。
今年5月,“立法院”院会三读修正通过水污染防治法部分条文,意味着彰化厂偷排废水事件面临重罚。其时,“立院”三读修正通过“条文”,删除“污水经评估可补注地下水源”的规定,全面禁止废(污)水注入地下水体,违者可处6万元以上600万元以下罚款。如果事业注入地下水体的废(污)水含有害健康物质,可处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2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罚金。
近期连爆多宗恶性排放事件
今年6月8日,宜兰县环保局接获民众转报罗东镇月眉里16分圳水质异常造成死鱼浮现,经连日追查,发现水质呈现强碱且雨后仍居高不下,深入逆流追溯发现是一歇业工厂偷排“氨水”。环保局6月15日查获,后续可将业者依水污法第30条裁罚3万以上300万以下罚款;但由於刑法第190条之一修正条文“流放毒物罪”将负起刑责,在6月15日公告生效,该案有望成为修法后全台第一起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