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广州市规划资源领域获企业群众点赞

2024-08-14 09:55:3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网点击量:

“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出台的新政策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否则学校高中部去年就没法如期开学。”广州市南外实验学校(下称“广州南外”)有关负责人为广州的营商环境点赞。借助“分期分栋办理规划条件核实手续”的惠企利民新政,该校新建的学生宿舍顺利通过验收,高中部于去年9月1日顺利开学。

  广州南外是近年来广州不断推进营商环境改革的受益者之一,自2022年12月以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聚焦企业群众诉求,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先后出台四批97条惠企利民措施及相关政策,在“制造业立市”“拿地即开工”“省时间降成本”“惠企利民服务”等方面,拿出真招、实招,实现从“坐等审批”向“主动服务”转变,紧跟“需求端”,前端服务“面对面”、关键堵点“主动解”、后端审批“肩并肩”,快马加鞭保障项目审批落地。

  文/杜娟、穗规资宣 图/骆昌威

  工规证分期验收 为学校找到破局之路

  位于南沙的广州市南外实验学校是一所十二年制的民办寄宿制学校,占地面积202亩,投资10多亿元,自2021年创办以来,发展迅速,在学生和家长中获得良好口碑。

  但在2023年,广州南外遇到一个难题。“股东拟将二期8栋主楼先行建设和交付其中4栋。”该校二期建设项目负责人赵伟强说:“但此前,工规证分期验收缺乏政策依据,该校股东因时制宜的经营调整无法落地,或将导致二期不能在2023年如期开学。”

  对于学校和家长来说,如果不能如期开学将是重大打击。广州南外有关负责人则表示:“去年是我们的高中部第一年招生,当时学生都招完了,如果宿舍没法通过验收,学生就没地方住,我们甚至想过到其他学校借宿舍或者租用酒店的预案,当时真是急得团团转。”

  基于学校面临的现实困难,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沙区分局(以下简称“南沙区分局”)主动协助学校梳理难题,积极宣传相关助企纾困政策。根据2022年12月28日发布的《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印发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机制助企纾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措施(第一批)的通知》,在符合项目整体质量安全要求、达到安全使用条件、具备独立出入口的前提下,可分期分栋办理规划条件核实手续。最终,该校在南沙区分局的指导下,从无法支持“8栋楼2023年开学”的“困局”中找寻到一条“先行建设和交付其中4栋”的破局之路。南沙区分局于2023年8月30日受理案件,于2023年8月31日核发建设工程规划条件核实,助力学校9月1日顺利开学。

  南沙区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市场正处于调整阶段,各建设单位各项目面临多方困境,在广州市建设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实施方案背景下,作为审批部门要从实际角度适时调整相关要求,为企排忧、为民解难。”

  “机审+承诺制” 帮助企业节约1个月时间

  8月初的广州热浪滚滚,在白云区民营科技园未来产业创新核心区的白云高新区信创产业园(下称“信创产业园”)里,建设施工也热火朝天。该项目的建设将打造百亿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为白云区数字化建设注入发展新动能。

  而该项目的体量也堪称巨大,总建筑面积24.14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1.9亿元,共包括6栋高层工业厂房,2栋高层配套用房,17栋多层厂房。要加快推动项目建设就需要资金支持,广州白云高新区信创园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浩介绍:“要想向银行贷款,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在以往的工程报建工作中,编制单体建筑设计方案电子报批文件+第三方技术审查一般需要10~30天,同时我们的项目建设量超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涉及的单体建筑较多,采用传统报建模式,工期肯定赶不上。”

  今年3月,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白云区分局在指导广州白云高新区信创园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提前开展技术审查服务的过程中了解到,该公司有项目实施赶工期的需求,迅速组织业务骨干完成了该项目专家论证和征求地铁、航空等方面意见,并引导企业采用“机审+承诺制”方式,快速完成该项目超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报建工作,实现了白云区首宗“机审+承诺制”扩大建筑工程报建范围的项目审批,帮助企业缩短了将近一个月时间,节省了企业的成本,加快推进项目落地实施。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2022年12月28日发布的《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印发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机制助企纾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措施(第一批)的通知》明确了增加已审定设计方案的建设项目实行“机审+承诺制”。由建设单位利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的二维智能化检查工具进行自检,书面承诺送审图纸、电子报批文件等资料符合规划强制性指标、建筑退距、建筑间距等要求,并承诺6个月内补充提供技术审查报告,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王文浩表示:“2024年3月28日我们已取得工程规划许可证,截至目前,土方开挖外运完成95%,地下室结构完成了35%,最快的楼栋主体结构施工至5层。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新出台的惠企利民措施,提升了我们按期建成投入使用的信心。”

  持续提升 构建“三业友好”营商环境

  措施效果好不好,企业和群众的感受最关键。

  为全面评估四批97条措施实施情况,落实“收集—解决—跟踪—反馈”企业全流程服务机制,今年1月以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入扎实调研,广泛听取意见,面向办理过规划资源业务的企业、行业专家、一线办案人员等对象,采用对策性调研、跟踪性调研、案例解剖式调研等多种调研方式对四批惠企利民措施实施情况开展实施问效评估。

  “这97条惠企措施,是积极响应企业群众诉求的基础上,勇于自我改革、不断突破性释放政策利好的表现,我们非常关心措施能否及时帮助企业减负担增动能。”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审批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说:“我们将继续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深化为企服务,细致梳理企业反映的规划资源领域困难和问题,持续推出系列精准有效的惠企利民措施,目前第五批措施也已经在路上了。”

  做优一流营商环境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提升营商环境,积极构建“三业友好”营商环境,为广州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保障。一是辅导答疑、赋能提质。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在严守纪法底线的同时创新服务,切实帮企业、市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二是主动宣传、政策落地。加强多元化政策推广服务,对惠企利民政策逐条措施进行案例式解读,让企业群众“看得懂”“能明白”“信得过”“用得上”。同时主动为企业匹配利好举措,进一步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见效,提高政策兑现效率。三是积极探索、自我革命。结合措施实践和企业最新诉求,不断思考,主动总结提炼我们服务企业的成功案例,如为助力企业融资,我们已为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成功办理“土地带押变更”,成为全国首创;持续挖掘其他城市先进经验做法,稳步推出新一批惠企利民措施,继续助推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