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国企分类改革及国资布局调整须与“五性”定位契合

2016-09-19 13:17:26 信息来源:南方日报发布者:看广东谷勇点击量:

艾森网广东消息:广东省委、省政府本月发布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对比近年来广东省出台的国企改革方案,《意见》在改革的深度、广度、力度等方面都有提升和深化。《意见》坚持了市场化改革方向,努力破解涉及不同市场主体的各类矛盾,重新厘定国企与其他市场主体的边界,推动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国资国企的活力和控制力、影响力、辐射力,体现了广东对国资国企改革的认识与实践探索的深化。其中关于国企分类改革和国资布局调整问题,内容至为关键。

当前国企改革要实行双向校准,既要对标国企分类改革的目标要求,也要与国资调整布局、优化结构相契合

按照经济学理论,从市场竞争程度和排他性角度分析产品市场,可分为四类: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私人物品和自然垄断物品。《意见》将我省国企分为竞争类和准公共类,对应市场产品的私人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国务院国资委将国有企业界定为商业类和公益类,选择的是公益和商业两大角度,因此经营以上四类产品的国企都可以包含在内。商业性国企是以盈利为目标的,在商业性国企之中有竞争性企业,也有在政策支持下形成的垄断性企业。对于这两类国有企业都应采取市场化手段推进改革,改革过程就是强化竞争力和消除垄断的博弈。公益性国企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政府对公益性国企应予大力支持。而目前很多公益性国企并非纯而又纯的,往往是商业+公益。国企分类的难度就在于此。我们试图分离出准公共性企业,但如何解决其商业性行为是很棘手的问题,例如,煤气公司强行经销其高价煤气灶具的经营行为,如何剥离?而一些老的准公共性企业,如果分离其商业成分,企业可能就无法立足。不少准公共性企业如果失去在公益性旗号下形成的垄断性经营,很可能就没有了生存空间,大批员工将面临失业的威胁。从这个角度来看,广东国企分类有道理。

《意见》明确要推进国企分类改革。比如竞争哪一个国企,要求按照市场化运作,原则上推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积极引入其他国有资本或各类非国有资本实现股权多元化,国有资本可以相对控股,也可以参股,并着力推进整体上市,全面放开竞争性国企,与其他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对准公共类国企,提出了要严格限定主业范围,加强主业管理,原则上保持国有全资或国有资本控股地位,支持非国有资本参股。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国企改革要实行双向校准,即一方面要对标于国企分类改革的要求与目标,另一方面也应与国资调整布局、优化结构相契合。国企改革不仅要根据竞争性国企、准公共类国企的不同属性和定位推进分类改革,同时企业改革还要服从于国资调整布局、优化结构的目标要求。不论是竞争性国企还是准公共类国企的改革,都不能与国资调整布局、优化结构的战略部署相冲突和背离。

竞争性国企优胜劣汰、有序进退,准公共性国企改革要注重与政府的公共服务互动

竞争性国有企业改革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而那些集中于基础性、公共性、平台性、资源性、引领性等领域的国企更肩负着做强做大的历史重任,在此范围之外的国企就要有序进退,要敢于退出、善于退出。对竞争性国有企业来说,改革的重心不在于收哪一块、放哪一块问题,更为关键的问题是经营权的市场化,而经营权的市场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引入竞争机制,加快社会资本的引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是改革的焦点所在。

对于准公共性国企,与做强做大相比,更应着力于“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约定回报、项目+资源”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实现准公共项目资金投入多元化。对于准公共领域的自然垄断行业国企,建议实行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开竞争性业务,促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

国资布局和主业经营都要以基础性、公共性、平台性、资源性、引领性为准绳

笔者以为,国企的“五性”定位是国资调整布局优化结构的唯一标准。国资要以服务国家战略、落实国家和我省产业政策和重点产业布局调整要求,提升产业竞争力为主要目标,通过开展投资融资、产业培育和资本整合等,投资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支柱性产业,向基础性、公共性、平台性、资源性、引领性领域集中。

《意见》强调要“做强做优做大主业”,这是否意味着凡是国企主业都要做强做优做大?笔者认为,国企主业是否需要做强做优做大,关键还在于其主业是否处于基础性、公共性、平台性、资源性、引领性的范围之内。凡是在此范围之内的主业就理直气壮地做强做优做大。换言之,只有在基础性、公共性、平台性、资源性、引领性领域之中才有国资国企的主业,才有做强做优做大的历史责任。

作者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

分享到: